省察克治,修己為敬#
略讀《職工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警示錄》后,掩卷沉思,感慨頗多。對比違紀領導干部的前后境遇,心情惆悵。對于我們的警示,我想到的是“省察克治,修己為敬”。
省察克治
所謂“省察”,就是通過通過反省檢查以發現自己思想和行為中的不良傾向、壞的念頭、毛病和習慣;所謂“克治”,就是克服和整治,去掉所發現的那些不良傾向,壞的念頭、毛病和習慣;此為儒家倡導的修身之法。“察”和“治”的重點是欲望。林則徐有句名言“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是多少名家大拿用以修身自警的座右銘。“欲”之源頭大致是身、名和利,孔老夫子早就給出對待欲望的方法:欲而不貪。“弱水三千,取飲一瓢;廣廈千間,夜臥六尺;良田萬頃,日食三餐”,“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我們只有管控好自己的欲望,才能在前行的路上輕裝上陣,義無反顧。
修己為敬
治欲需修己。修己本出自《論語》,意思是把自己慎重地教育、培訓、訓練好。心中有敬畏,行為會收斂。我們的心中敬畏什么?作為一名普通群眾,我們要敬畏規律、敬畏人民群眾;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敬畏我們黨的信仰,敬畏我們的黨組織,敬畏我們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處理具體的事務時,我們要勇于“事上練”,要接受現實的考驗,從視、聽、言、行做起,從日常行為上著力,“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而沒有絲毫茍且和含糊,方能達到“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修己為敬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堅持不懈,久久為功。
修己之方
一是勤于學習。讀經典,學理論,學用結合,學思結合,學寫結合。讀書學習是克制人本性中負能量彰顯正能量的有效手段,通過讀書學習,結合省察克治,在抵御外來誘惑上才能"不役于物"。
二是要知法、學法、遵法、護法。憲法和國家的法律、規定是社會運行的基本框架,在日常的行為規范中要做到知、學、遵、護,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在日常的工作中要認真學習公司的規章制度和管理規定,按照職責和流程的要求辦事,確保“程序正確”,減少失誤,避免跌跤。
三是重視價值觀的引領。在企業中我們有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人本、責任、誠信、精細、創新、共贏”,在社會活動中,我們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些極其簡單的字眼是文化共同認知的交集,在生活中屬于道德約束的范疇,在遇到取舍的時候,用價值觀的尺子去丈量一下當下的現狀,做出經得起時代檢驗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