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立秋之后,氣候變化異常,早、中、晚及室內外溫差較大,最容易引起傷風感冒。除此之外,秋天氣候干燥,空氣濕度小,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常常會誘發或者加重一些慢性疾病。列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風濕類疾病等。
秋天養生的重點在于留住水分,而每天喝茶能夠及時的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使營養得以輸送、食物得以消化、廢物得以排泄、體液得以循環,人體的各項機能在茶的幫助下得以順利運行。
那么立秋應喝什么茶呢?
1、烏龍茶
經常喝茶的人都知道春夏喝綠茶,秋天適合喝青茶,黑茶冬天喝最適合,夏天喝綠茶能夠緩解夏困。夏天喝綠茶能清熱解毒、降低血脂。烏龍茶介于綠茶、紅茶之間,茶性平和,而且不寒不溫,適合秋天飲用。
烏龍茶是一種半發酵茶,幾乎不含維他命C,卻富含鐵、鈣等礦物質,含有促進消化酶和分解脂肪的成分,可抑制脂肪的吸收,并使多余的糖分難于轉化成脂肪。由此,人們賦予了烏龍茶“負熱量飲料”的美名。長期飲用,不僅能降低膽固醇,而且有助于人減肥和健美。
泡烏龍茶最好用專業的紫砂壺或蓋碗杯,并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基本上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蓋。泡烏龍茶時邊上要有個煮水壺,水開了馬上沖,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潤一下,然后再倒入開水沖泡飲用。烏龍茶可沖泡多次,質量好的可沖泡 7~8次,每次沖泡的時間由短到長,以15秒~1分鐘為宜。
2、小青柑白茶
雖然已立秋,但是白天氣溫還是保持夏季的氣勢,這個時候喝點‘柑白’茶清熱下火是再合適不過了。潤肺柔肝,秋內應于肺,肺在志為憂,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憂之情緒。立秋過后,人在情緒上會有深思倦怠,情緒低落,秋乏的現象,小青柑白茶清甜口感、柑香怡人,兼具白茶和柑皮的營養成分,富含葉綠素、兒茶素、茶氨酸、咖啡堿、茶多酚等,可以安神、解抑郁、健脾理氣。
沖泡方式簡便,適用于蓋碗、紫砂壺或直身杯,飲用時投入一顆,水溫100℃沸水。
3、普洱茶
科學證實普洱茶具有溶油祛脂、調節代謝、防輻射等多重效果,長期飲用普洱茶能使膽固醇及甘油酯減少,有治療肥胖癥的功用;同時飲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張、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和腦部血流量減少等生理效應,所以對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患者有良好治療作用。
4、花茶
立秋后,秋燥來襲,也許會呈現口干舌燥,老想喝水的狀況。小編給咱們引薦一款清熱、防秋燥的花茶:金銀花3克、菊花3克、紅茶3克,用開水沖泡、溫浸10--15分鐘后即可。中醫以為,金銀花是清熱解毒的佳品;菊花清肝明目,長于清利嘍羅;而咱們了解的茶利尿除濕,是夏天不行短少的飲品。這道茶氣味芳香,口感好,能把熱毒之邪排出體外。
5、銀耳茶
銀耳中含豐富的膠質、多種維生素和17種氨基酸及肝糖。銀耳中含有一種重要的有機磷,具有消除肌肉疲勞的功能。它被人們譽為“菌中之冠”,既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又是扶正強壯之補藥。歷代皇家貴族將銀耳看作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女性朋友常服銀耳湯,可起到嫩膚、祛斑、美白的效果。銀耳還是富含膳食纖維,植物性膠原蛋白的減肥食品,可助胃腸蠕動,減少脂肪吸收,保持女性身材的苗條。
此茶有滋陰降火、潤肺止咳的功效,特別適用于陰虛咳嗽。銀耳是食藥兩用滋補佳品,內含蛋白質約10%、碳水化合物65%、無機鹽4%;還含有維生素E以及磷、鐵、鈣、鎂、鉀、鈉等,于藥用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效。銀耳配冰糖可助滋養潤肺、止咳化痰之力,配茶葉取其消痰火于利濕之中,兼有消炎之功效。
可選用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先將銀耳洗凈加水與冰糖燉熟,再將茶葉泡5分鐘后加入銀耳湯里,攪拌均勻服用。
秋五行屬金,主刑殺,主收斂。人要讓自己的意志安寧,讓秋的刑殺氣得以緩和,收斂自己神氣,肺氣才得以清靜、順天應時。
澳門茶雲澗文創工作室 TEA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