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什么是兄弟情?

看過《使徒行者》之后,覺得在最近這個檔期里,有一件事情,很有必要拿出來討論一下——“兄弟情”與賣腐CP。

之前去影院看《盜墓筆記》,張起靈和吳邪完全是按照男女感情戲的路子來的,在這個全民皆腐的時代,那些帶有粉紅氣泡的劇情一出現,影院里的尖叫聲就此起彼伏。如果把那段天崩地裂時刻的告白放到愛情電影中,似乎也是成立的。

有人認為這是創作者的刻意而為之,為了迎合大眾,消費小鮮肉,但與此同時,也會心生質疑,如果不是當下大環境腐文化盛行,如果是20多年前的觀眾,我們又會是如何看待這段情感關系呢?應該是很自然地理解成男人之間的很陽剛而雄性的兄弟情吧。

《使徒行者》里,張家輝和古天樂是也演繹了一段兄弟情,兩個人少年時相識,一起在黑幫里打拼,一步步往上爬,終于成了大佬。后來,風云突變,消息流出,黑幫里安插了警隊臥底,人人自危,兩個一起長大的兄弟開始猜疑對方,信任破裂,繼而反目,又歷經了背叛與磨難,在危機關頭和解,再度攜手,并肩作戰,浴血奮戰。最后的那場香港陋巷里的肉搏戰,夠燃也夠悲情,隱約能看到港片鼎盛時期的精氣神。

相比于《盜墓筆記》里的青春粉色系,《使徒行者》里的兄弟情更顯得更深沉。臥底遇上黑幫大佬,這種人物設置像極了韓國電影《新世界》,都是兩個生死之交的兄弟,卻偏偏沒有走在一條路上,兩人在偽裝與謊言之間掙扎,除了無法掌握的命運,還有握不住的真摯情感。

《新世界》的結尾簡直是戳痛人心,時間回到兩人年少時,李政宰和黃政民都還是小嘍啰,拿著砍刀去砍人,砍完人,濺了一身血,李政宰叼著煙走出屋子,終于開心地笑了。《使徒行者》的結尾,張家輝也同樣慘然一笑,對古天樂說,“我呢,就想做博仔”,讓人心中一動。張家輝真的是個好演員,特別有味道的那種,每條皺紋里都是故事,眉眼之間,有滄桑也有赤誠。

之前有記者問起張家輝,這次演臥底,跟在《黑白道》里的臥底有什么區別,張家輝說,那個臥底太慘了,沒有朋友,孤身一人,而在《使徒行者》里不一樣,不僅有錢了,而且衣服變漂亮了,最重要的是,身邊有了不離不棄的兄弟。當一個人如同孤魂野鬼時,斷了后路,也沒了念想,往往更無所畏懼,那種落寞感讓人顯更決絕,而當有另一個人能與你產生情感聯系的時候,整個人會變得柔和,更有人情味,更有魅力,那種背叛痛感也來得更強烈。

有時候,把兄弟情當成基情,其實是一件挺可悲的事,在這個腐向高潮時代,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電影中的這種情感?其實,都是簡單而真摯的情感,有時候只是被理解錯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