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是TVB在2014年收視率最高的警匪劇,今年被搬上了大熒幕又見歡喜哥和釘姐,讓劇迷們很歡喜。雖然少了林峰的爆SEED,但影版加入了張家輝、古天樂、吳鎮宇這三位有顏值有演技的男神補位,讓電影剛上映一周,票房就突破了3個億。有電視劇版的珠玉在前,影版的《使徒行者》又有什么亮點等著觀眾們呢?
看點1:丁小嘉(佘詩曼飾演)
電視劇里的釘姐表面上是一家足療店的老板娘,實際上是行事情報科的臥底探員。她鬼靈精怪、愛錢如命但重情重義。電影里導演安排她打頭陣,一開場就來了次馬路追殺。她那招牌式的貪生怕死,和逢兇化吉后馬上要求上司附加費的德性,把觀眾拉回到了當年看劇的情緒里。賤賤的風騷是丁小嘉的標簽,也是佘詩曼塑造的眾多角色里最引人注目的一個。
看點2:Q sir(吳鎮宇飾演)
《使徒行者》電視劇版和電影版最大的區別在于少了爆seed和卓sir,讓劇迷們很不爽。影版的里則加入了Q sir這個角色,佘詩曼的每次危機由吳鎮宇來拯救,順帶斗個嘴、調個情,明顯將爆seed和卓sir兩個角色都安排在了吳鎮宇身上。Q sir舉手投足間的風采自不在話下,吳鎮宇交出了一份合格卷。只是每當看到吳和佘曖昧地說“分手”時,還是有點跳戲,想把林峰抓回來換掉一臉滄桑的吳大叔。
看點3:覃歡喜(許紹雄飾演)
看電視劇時為歡喜哥的死難過了好久,他是個悲情人物,為了正義把自己染黑,因為身份不能恢復只能在黑道上越走越遠。電影里他又從黑暗里復活了,那張熟悉的笑臉一點點露出來時,整個影院都亮了。
電影里,大BOSS在他面前殺人,血濺滿全身,他依然能面對鏡頭比出V字賣萌。大BOSS道出當年親手殺了歡喜的老婆,還摳出了一對眼珠,捏著歡喜哥的脈搏試探他時,觀眾們都屏住了呼吸,可歡喜哥依舊笑瞇瞇地否認了。演了大半輩子小配角的許紹雄,終于讓我們記住了他就是歡喜哥,歡喜哥就是他。
看點4:藍博文與邵志朗(張家輝與古天樂飾演)
釘姐接到康氏密碼組成的短信,有臥底同事出現,她和Qsir鎖定了兩個目標。張家輝飾演的阿藍心思縝密、溫文爾雅卻做事狠辣;古天樂飾演的少爺離經叛道,常常為兄弟擋刀。他們同為犯罪集團的重要成員,又有著深厚情誼,也懷疑對方是不是叛徒。這種揪心的情節一直貫穿整部電影。
阿藍明知少爺出賣了自己,但還是把他帶到了巴西,為的是防止他被犯罪集團的老大殺害。跟巴西毒販火拼中,少爺見到危險立馬用身體幫阿藍擋子彈,這就是兄弟。
少爺冒充臥底想利用警方和黑幫逼阿藍退位,而阿藍把少爺叫來給他一張去臺灣的機票,讓少爺迷途知返,這也是兄弟。
當阿藍用一顆空包彈化解了兩人的心結后,大BOSS派來殺手要干掉他們。兩人一邊說笑,一邊迎戰。少爺卷起了桌布還是用身體擋下了第一刀,接著阿藍用碎酒瓶扎進了殺手的肩頭,阿藍說:“夠意思,兄弟!”少爺回敬:“又不是第一回了。”這就是生死的兄弟。
原來這兩人才是電影的主角,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港片的慣用手法:雙雄之爭,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最后都幻化為“做兄弟,在心中,你感覺不到,我說一萬句都是廢的。”——影版《使徒行者》的主題在此才出現。
張家輝和古天樂的演繹無疑是影片最大的亮點:張的眼神深沉內斂,古則詼諧憂郁,一個像不笑的梁朝偉,一個像笑得梁朝偉。讓看過的人在覺得好看之余,又嘆息香港警匪片回不到《無間道》的水準。試想打著電視劇的口碑,講述舊電影的情懷,觀眾能接受多少?難怪影片票房很好看,但影評人仍然不買賬,甚至有人只給出了一顆星的評價。
在豆瓣上,電視劇的評分是8.1分,兩年來都維持在4顆星的水準上,而電影的評分目前是6.9分,水準是三顆半星。而兩部的導演都是文偉鴻,為什么拍出的作品前后會差,我看到幕后人員表發現,電視劇的編劇是葉天成,電影的編劇是關皓月,原來兩者是同父異母的產物。
文偉鴻作為導演決定了《使徒行者》的先天基因,沿用原班人馬也是為了保證口碑。但在拍電影的二次創作中,故事有了大的改變,人物的設置也與原來的走向發生偏差。
電視劇里的臥底與黑幫的矛盾、臥底與黑警的矛盾、黑幫內斗的矛盾,還有臥底人員黑白游走、朝不保夕、身份尷尬的痛苦,是這部劇最吸引人的地方。但電影另辟蹊徑,以“兄弟情義”為主打,雖然暗示藍博文是康道行的兒子,也是第六個隱藏臥底,但他和古天樂的故事完全是另起爐灶。
丁小嘉、歡喜哥退到了二線,砍掉了爆seed和釘姐的感情線,失去了劇版的一個很大看點。把藍阿藍和少爺這條線與釘姐和歡喜哥這支線強行嫁接,就好像不是原來的配方卻要喝出原來的味道,怎么喝得出來。
整部影片的優點其實很多,如張家輝、許紹雄的演技可以說要上天了,巴西的槍戰場面也看的人忘記呼吸。但劇本的硬傷很讓人無語,線索雜亂無章,每個人物都可以立起來,卻無法相互支撐,使得影片像沒有打通任督二脈似的。
《使徒行者》算是近年來很好看的警匪片,只是看完了這部電影會讓我更懷念昔日有吳宇森、林嶺東、周潤發、狄龍、李修賢、梁朝偉、劉德華的港片時代。
好想懷個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