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讀一本書】2016-2-10-011
—《談話的力量》
【原文】:我們總是傾向于聽我們想聽的內容,看我們想看的東西。正如格式塔治療運動的創始人福里茨?帕爾斯(Fritz Perls)所說:這個世界的圖象并不是自動進入我們大腦的,而是有選擇的。我們不是在看,而是在尋覓著什么。我們不是聽見世界上所有的聲音,只是在聽,正因為這樣,對方發出的信息往往與你根據各種信號判斷出來的信息有著很大不同。你的印象往往并不與對方的意圖相吻合。積極傾聽,就是告訴對方你對他的信息的理解。這樣,信息的發出者知道你在用心聽,而你產生的印象會進一步得到證實或澄清。
【思考】: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會存在這種不積極傾聽的情況,例如:我們小時候總是反感于父母的教育,工作后抵觸單位領導的批評指正,雖然我們也清楚這對我們是有幫助的,但有時就是無法靜下心來用心的去傾聽,直到有一天自己經歷過,得到了深刻的教訓,才會回過頭來認真的去思考那些曾經早就有人對自己說過的忠告。之所以會如此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文中所說的“我們總是傾向于聽我們想聽的內容”,我們最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目的就在于引起聽者的重視,而學會積極傾聽,避免在溝通過程中產生誤解,則是我們工作和生活中必須要學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