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積極主動對當下我的意義
積極主動是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有更多的選擇權。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假如說我現在還是過一天算一天,不積極主動,任由小我的擺布,雖然看日期每天在變,但其實我還是同一天,重復同一生活。這種狀態,沒辦法改寫劇本,沒辦法跳入到新的一天的,會在老鼠圈里面一直打轉。
積極主動是我要幸福,我要進化的一個元行為過程模式。他決定我一天24小時的回應狀態。積極主動是一個改變的啟動器。
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
2、語言具有思維鎖定效應,語言能夠構建你
小我沒有對錯之分,小我只是趨利避害。小我有五種喜好,這五種喜好通過語言外顯出來。語言具有構建作用,你怎么說,就決定了你將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如果用弦理論解釋,語言的弦振動產生的頻率,會成為原子,當密度足夠,構建了實相。當語言反復說,語言就變成了信念。所以說,自證預言,一語成讖。
①推卸責任
如果三件事打卡沒有都完成,我基本都會歸因為有突發事件,計劃被打亂。“你瞅瞅你。”“瞅你那損sai”最近會經常對同事說。
②逃避現實
大學那會我經常會對同學說:要是我多考5分,我就不來這個破地方了。
③簡化思考
我的口頭禪是“反正”,初高中我爸每次問我“考得怎么樣了?”“就那樣”。現在上班和同事討論事情,我心中是沒有明確的標準的,常說“不就是那幾條”。
④自我放棄
語言不明顯,不過想想有個經典的語言:愛咋咋地。
⑤自我強化
“用思維導圖,用excel會吧?”同事小伙子經常回答說:“我不會”“我不懂”。
怎么辦?訓練營第一法則:口吐蓮花。如何口吐蓮花,在察覺自己的消極語言的時候,可以用《一念之轉,四句話改變你的人生》自問:
那是真的嗎?
你確定那是真的嗎?
當你有這樣的想法時,你會怎么反應?
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你會是個怎么樣的人?
3、同儕互助,關于群內答疑的討論和對“小我”的理解
小群內探討,小煒的意見說理解易仁永澄老師的“小我”是心智模式,拖延這件事情,完全是小我在作祟。這讓我想到了佛洛依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的自我,也就是本能的我,那個欲望我。
下午,還和二姐做了練習:“二姐,你畫的好好看”,讓二姐回答。
另外,感觸最深的是群內答疑階段松子提出的問題中的案例“我認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一些無意義的小事會占據掉自己的時間。這算是在推卸責任嗎?是不是我因為我對自己的責任不清晰才會出現這些疑問?”
因為我也有這樣的想法和認知,覺得老板竟整些沒有用的,安排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給我。
But,永澄老師的回答是“你的經歷是包袱還是財富是由你自己決定的。這個事情也是一樣,我感覺,你給同事打印材料變成了包袱,那是你決定的。如果說,你給同事打印材料是一個財富,你可以做哪些事情讓這個財富更加閃光呢?”
就想到我的例子了,剛開始兼做收銀,覺得還挺好玩的,沒有做過這個崗位,好奇啊,沒有離上帝這么近。做久了,就覺得偶爾的代班收銀浪費我時間,那些系統的操作、前臺收銀,患者來著之后要做些什么我都知道了,還讓我帶班。所以現在的狀態是覺得早上代班收銀,讓我的時間變得很碎片化,早上最寶貴的時光就留給了收銀這種小事情,正事需要推后開始。
可是,我可以把收銀是為財富,收銀是個寶貴的跟患者接觸的機會,了解他們的需求,了解我們的患者看診有什么樣的規律,女性多男性多?患者有什么樣的人格特點?收銀的經歷是財富還是包袱是自己決定的。
4、我的積極主動語言察覺表
“分身術訓練營”是由幸福進化進化俱樂部發起的元習慣提升類產品,活動具體內容請詳見:http://blog.hiddenwangcc.com/produc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