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的晨讀讓我想起了上周的一件事情。
上周,一位家長帶著兩個小朋友來參加暑期免費閱讀體驗的活動。
一個小朋友進去了,另一個小朋友死活不進去。我詢問了下情況,原來那個小朋友是她嫂子的孩子,很有主見,這位家長采取了各種的威逼利誘,孩子仍然堅持不上。
最后,這位家長實在沒辦法了,對我們說:我給他媽打電話吧,他媽能治得了他,我不行。
接通了電話,我刻意聽了一下,到底是一位怎樣的母親,能夠“治得了”孩子,怎么個“治”法。
“xxx,你快點兒給我進去,聽到?jīng)]有,別等我發(fā)火?!?/p>
“不行,如果我現(xiàn)在要是進去,那我正式開課之后也要繼續(xù)上課才行?!?/p>
聽到這兒,我大概了解了情況。家長沒有經(jīng)過孩子的允許,就給孩子報了班,應(yīng)該原來也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況,而且等到孩子真正感興趣了,家長又會因為時間等各種因素終止了孩子的學(xué)習(xí)。
2.
現(xiàn)在很多家長的工作都非常忙,所以孩子放了暑假,沒空陪伴(更多應(yīng)該是看管),但是又不想把學(xué)習(xí)落下,所以各種學(xué)習(xí)興趣班變成了家長的福音。
工作忙可以理解,但不能成為不尊重孩子的理由。家長是不是可以給孩子提前商量一下,尊重一下孩子的意見呢?有些事情,真的不是孩子沒有意愿和興趣去學(xué)習(xí),而是因為家長的不尊重而多了很多被動,沒被尊重的感覺。
3.
晨讀中說到,我們有三級驅(qū)動力:生存本能,獎勵與懲罰,內(nèi)在欲望。
生存的本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餓了就吃,渴了就喝,累了就休息......
可是現(xiàn)在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場景就是:
在飯桌上,家長們伸著脖子把飯遞到孩子的嘴邊,而孩子卻一臉厭煩的皺著眉頭,死活不肯吃?!斑@頓飯,你基本沒吃什么呢,這樣怎么長身體???”其實孩子已經(jīng)吃過了,餓了他會自己要東西吃的好么?
某天晚上,孩子想多看會兒書或者其他活動,而家長:都幾點了,快點兒睡覺,明天還要早起呢。就這樣,一遍兩遍三四遍......
我們的家長真真是忒操心了,好么?這些是最基本的生存本能??!更別提面對孩子的學(xué)習(xí)成績時的各種獎勵與懲罰了。
個人感覺,現(xiàn)在的家長掏心掏肺的對待孩子,說是因為愛,事實上說到底是因為自己的懶惰、面子而已。
我們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于是不顧孩子的意愿,報了一個兩個三四個的輔導(dǎo)班;我們不顧孩子的喜好,給他們選擇我們認(rèn)為的好學(xué)校,好專業(yè);甚至不顧孩子的意愿,替孩子選擇人生伴侶,就連什么時候結(jié)婚生子,都給孩子們計劃好了?
有多少孩子,錯失了童年、夢想、真愛和對生命的熱忱?
寫到這兒,我真的是覺得好可笑,也好無奈。
生命,到底是孩子的,還是家長的?
4.
很喜歡紀(jì)伯倫的一首詩: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dá)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后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我想呼吁:親愛的家長們,把生命的自主權(quán)還給孩子吧?。。?/b>
讓孩子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才能綻放對生命的熱愛與激情,努力地奔向?qū)儆谒麄冏约旱倪h(yuǎn)方!
而我們要做的只是:愛和引導(dǎo),不斷地帶著祝福的目光目送他們,遠(yuǎn)航~
(ps:今天的晨讀,有點兒碎碎念的感覺,不過都是我一直想說的話,因為我是一位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