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blem To Solve: 如何提高8小時外的個人投資效益,養成井然有序的生活習慣讓讀書更有效。
筆記:
7個核心原理,7個月改變自己的工作模式(30日實驗法)
(設定目標,制定計劃,列舉任務清單,安排日程,關注重點,提神精力)
每周/每日目標法
每周末,將下一周的目標列在紙上
每晚,將每周目標清單上的部分任務和項目作為第二天的工作目標
通過工作日志衡量評估自己的日工作量
增強精力 《精力管理》
制定早晨的日程計劃
堅持每天鍛煉
改變飲食習慣
少吃多餐 (早11點點心,午3點加小餐)
補充血糖的不是糖果和飲料,而是健康食物:全麥食品 和未加工的碳水化合物
每天將目標列表貼在工作臺
不同任務搭配進行 (篩選要事,分清主次,化繁為簡)
將第一類任務和第二類任務結合起來穿插進行
極少地將重心放在第三類任務上
第一類任務是將未來產生超過五年以上的深遠影響的任務
第二類任務對未來的影響將超過六個月
第三類任務對未來的影響短于六個月,i.e. 孤兒任務,與其它項目沒有緊密聯系
雙流原理
關鍵在于精心管理剩下的5%的時間,創造和完善安排在一周的開端和末尾將產生最好的效果
創造的工作流
需要樂觀的心態
需要拋棄秩序
需要發散思維
摧毀的工作流
需要批判的眼光
清晰的邏輯
專注力
記錄工作日志
名稱 | 開始時間 |結束時間
限制網絡使用
習慣性的上網最好通過慣例法進行控制
不規律的網絡使用,則沒有限制的必要
制定每日每周的工作量
固定產量法 (到了規定時間,將尚未完成的每日目標加入到明日的清單上;提前完成目標切忌添加新任務)
一個月內減持每天下午5點結束工作,以及每周周日給自己放個假 (鍛煉,閱讀,社交)
休息的目的不在于完全恢復精力,其真正目的是讓你暫時和工作保持一定距離,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放松
在辦公室外的環境保持專注:
如果你每天只有三小時可以用于工作,你會選擇哪些任務?
如果讓你只專注于一個項目,你會作何選擇?
如果以你的能力,只能完成當前計劃的一半,你會選擇放棄哪些任務?
你的有效時間與你的目標是否相符?
你是否將目標和實現目標需要開展的項目分別列在不同的清單上?
你每天是否將時間用在了長期項目和重要項目上?
你是否缺乏長遠目標,將時間浪費在偶爾事項,“孤兒”任務上?
想要獲得更多的創意,就必須參透更多觀點之間的聯系;而參透這種聯系的前提是你腦中的“文件夾”里要有足夠多的想法。
T 型的學習模式:廣泛的知識儲備(T的水平部分),以及精通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 (T的垂直部分)
平時廣泛涉獵,即使是與自己的專業領域無關的知識
術業有專攻,必須要對自己的專業知識有深入的了解
循序漸進的訓練:
弄清自己當前的產出能力
設定更高的產出目標
盡全力實現這一目標
拓展閱讀:
Tony Schwartz 和 Jim Loehr 《精力管理》
David Allen 《搞定 無壓工作的藝術》
我的下一步行動:制定每周每日目標計劃,堅持30天!
ps : 對比翔哥的讀書筆記,自己的不夠個體化(不是在用自己的語言在做表達和歸納),語言不夠精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