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 ? ? 4月6號? ? ? ? ? ? 晴
我說戀愛的味道是酸臭味,有讀者問,戀愛的味道不應該是甜蜜嗎?難道你發(fā)酵了?
我問道:知道臭豆腐嗎?
戀愛就像臭豆腐,剛開始有著豆腐的清香,人人都喜歡,但是隨著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豆腐失去了原本的清香,發(fā)酵為讓人難以接受的臭味,但是吃著卻特別香,或許這種香,只有戀愛中的人才能品嘗得到。
寫到這,讓我想到了薛之謙的一首《曖昧》其中有一句詞:反正現(xiàn)在的感情都曖昧,你大可不必為難 找般配。
我覺得曖昧是一段戀情的必經(jīng)階段。戀愛中的男男女女我想都有這樣一種感觸,就是比起戀愛后的幸福感,曖昧期的獲得感是一種更加特別的體驗。
可是現(xiàn)在的情感世界充滿曖昧,人們究竟想收獲真正的愛情?還是想和許多人糾纏不清?
這讓我想起了我和雨同學一年前還沒在一起的那段時間,彼此喜歡,彼此曖昧,但卻誰也不敢進一步。
雨同學在公眾號推文中給我寫到:向他表白的時候,我們相距一千一百多公里,在那個中午,整個人都冒起了粉紅泡泡,我也沒想到他會答應的這么爽快,也不知道是怎么從朋友轉換為情侶的角色的,突然就走進另一個人的生活,也開始愿意為一個人打開心房,開始愿意去相信別人。
在一起之后,我向雨同學坦白:我害怕我一表白,你不同意,我們連朋友都沒得做。
我和雨同學認識到現(xiàn)在,最懷念的還是和雨同學在曖昧期那種彼此暗生情愫的蠢蠢欲動。
這種感覺就像一杯加了奶的咖啡,一杯加了糖的牛奶,讓人深陷在這種甜蜜感中。
《曖昧》中唱到:感情像牛奶一杯,越甜越讓人生畏。其實牛奶還是原味的香,咖啡也還是原味的醇,豆腐還是臭的香,但是人們好像更喜歡清香的豆腐,畢竟臭豆腐讓人望而卻步,就像我們很多人喜歡曖昧而不愿意接受一段正常而又普通的戀愛。
有一天我在工作室群里閑聊,我問,為什么搞曖昧卻不在一起呢?
有人說是刺激。我想了想,我即覺得他說的對,又覺得他說的不對。
我理解他說的刺激是什么意思,我想這種刺激感應該來源于雙方博弈的快感,或者說是被他人認同的感覺。
淺淺和他是同事關系,兩人平時也聊得來,可能喜歡一個人真的是不需要理由,一天一天的暢聊,讓淺淺喜歡上了他。
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著迷,淺淺并不知他對自己的感覺,于是就將聊天記錄拿來給我們看,看了后,就覺得聊天記錄中的消息,就感覺比朋友多一點,又比變?nèi)松僖稽c,就是這種朦朦朧朧的曖昧感讓我和阿唄兩人非常肯定的告訴淺淺,他對你有意思。
大家都鼓勵淺淺主動,但是阿唄卻說:真的是不喜歡讓女孩子告白,女孩子以后卑微的時間長著呢,大多數(shù)都是男孩子一開始卑微。
可是一段感情就害怕雙方都不主動,彼此錯過后,便后悔不已,如果你主動,你倆不僅有故事,還會有孩子。我這樣給淺淺說到。
昨天早上還沒睡醒,淺淺就給我發(fā)來微信一再確認她到底要不要給他告白。
我鼓勵她去表白,成與不成也給自己一個交待。
她告白失敗了,他說:還是做朋友吧。
淺淺是卑微且認真的,但是她的認真換來的卻是一個沒有結局的結果,她的卑微低到塵埃,卻沒開出一朵花來。
我們都很氣憤,不愛何撩?
可最后我想明白,曖昧對有些人的感覺,就是比朋友多一點,但是又比愛人少一點。沒有戀愛中的捆綁束縛猜忌控制,更沒有無理取鬧沒事找事斤斤計較。
默不作聲的靠近,悄無聲息的離開,沒有負擔,沒有未來,感覺沒了就退回朋友,感覺深了就更近一步。男人享受女人的體貼,女人享受男人的照顧,曖昧簡直是男女交往里最輕松愉快的一種關系了。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朋友,暫且叫他小胖吧,小胖今年大二,他是學校學生會某部門部長,他有一大批追隨者,但他唯獨和一女同學聊的來,用他的稱呼來講就是小師妹。
有天我在咖啡店碰到小胖帶著小師妹去喝咖啡,我心里疑惑,以為他倆談起了戀愛。
最后問到小胖,小胖說:就只是對她有好感,談不上喜歡。
之后過了幾天,我發(fā)現(xiàn)小胖上課和小師妹聊天,沒課就給小師妹去講測量題,晚上一起去操場跑步。
我說:“你要是喜歡,就去追呀,把人家姑娘吊著,這樣有什么意思。”你猜小胖怎么說:“玩唄,你情我愿的事情。”
前段時間,小師妹給小胖告白,但結局卻是小胖的一句:我們做朋友吧。
小胖說出這句話,我就猜到了小師妹在曖昧這場暗戰(zhàn)中,她注定被傷的狼狽不堪。
不娶何寵,不愛何撩,你們可能做了許多戀人應該做的事情,但你們實際上并不是戀人,你或許覺得他是你的愛人,但他卻覺得你們只是玩玩而已。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女主角說過一句話:戀愛最美好的時候就是曖昧的時候,等到真正在一起 ,很多感覺都會消失不見。
這種曖昧雖美好,但已正如歌中所唱:曖昧讓人受盡委屈,找不到相愛的證據(jù)。
不喜歡別人就不要去撩,這是對感情的尊重,也是對別人的尊重,算我求你,不喜歡我就別撩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