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那幾年在澳洲)
第七集思考+倒煙+廚師
在語言班的最后兩周轉瞬即逝。小心眼的Ariziol fail掉了我和Dan的語言班成績,而我雅思成功的考過了6.5,這代表著我可以順利進入昆士蘭大學讀研究生了,可是我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最開始我是報名昆大的會計專業,因為這個專業有移民加分。像我一樣,有許多中國留學生來此都選擇了相同的道路:為了面子,選擇了就讀研究生,為了移民,選擇了讀會計,可是什么是會計呢?天天做報表算算數嗎?想當初,為了些如今看起來很可笑的理由,我選擇了電子信息工程這個專業作為本科。也許對于有些人這實在難以理解,但是當時家里對我的灌輸就是男生嘛需要學個工科專業,一是踏踏實實做學問,二是比較容易就業,以后當個工程師多好聽啊!可是我對它一點興趣也沒有,不能說白白浪費了大學四年的時光,至少專業知識實在沒學到多少,而如今選擇會計這個專業我強烈的感覺到我還是會重蹈覆轍。
懷著這樣的心情,我跑到了昆士蘭大學的招生辦,去詢問轉專業的事情。來到招生辦公室,一種未知和慌張的心情不知從何而來。排隊到了咨詢柜臺,接待我的是一個姑娘:How can I help u?(我能怎么幫您)
我:I want to
change my major.(我想換專業)
她:what do u
want to change then?(換什么)
我:I don’t
know. Do you hav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different majors?(我不知道,你有關于不同專業的介紹嗎)
她:oh, u can
logon our website, there are introductions about all departments.(你可以登陸學校官網,上面有介紹)
我:I’ve seen
that before but I still fell like to know more details about what I should
choose.(我看過了,但是我還是想知道更多的細節)
她:well,what do u want to choose then?(好吧,那你想知道什么專業呢)
我:I don’t
know yet.(我也還沒想清楚)
我頓時語塞,遲疑了兩秒,我說:maybe I should think more and come back to you later.(也許我應該再想想再來找你吧)
她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慮:OK,
then. Do you fell like to talk to someone?(好吧,你覺得需要和誰聊聊嗎?)
我:yes,please!(好的!)
她:hold on。(稍等)
我忽然感覺到這就是我需要的,對,當我自己想不清楚的時候我需要找人聊聊。十分有幸這里有人能夠為我做咨詢。
過了一會兒,一個白人老太太接待了我,她帶我進入了一個小會議室。
她:Hi,hello,How r you?(你好)
我:good thx,
u?(好)
她:Good ,
what can I do for you?(我能為你做什么)
她慢悠悠的說。
我:I want to
change my major.(我想換專業)
她:ok?what would u like to change?(你想換什么?)
我:I ,I don’t
know. I’d like to have some advice about what major I can choose. With my background
what I can choose?(我不知道,我想聽取些意見,并且以我的背景,我能選什么呢?)
她:what’s ur
background then?(那么你的背景是什么呢)
我:Double E.(電子信息工程)
她:Do u want
to continue?(你想接著學么?)
我:No, I don’t
like it at all.(不,一點都不想)
她:well, why
did you study Double E?(那你當初為什么學這個呢?)
我:it’s a
long story.(這是個很長的故事)
她:OK, what
do you like?(好吧,那你喜歡什么呢?)
我:I,I don’t know.(我,我不知道。)
她:you don’t
know what u like?(你不知道你喜歡什么?)
然后她慢慢地,一字一句說的話我至今難忘,她說:Well, u can choose anything u like,I mean not all the
subjects but most of them, u know? But~(拖長音) Before
u choose, you have to figure out what is it u really want. Nobody will choose
for you,u need to choose for urself.
Would you like to try? At least u know u don’t wantDouble E.
(恩,你其實可以選任何專業,當然不是所有的專業,但是UQ絕大多數都可以選的,你知道嗎?但是~~在你選擇之前你應該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沒有人能幫你選擇,你需要自己選擇。你想試試其他專業嗎?至少你知道你不喜歡電子信息專業。)
我本以為她會像我在國內遇到的中介一樣,告訴我那些專業排名好,那些專業不要求背景,那些專業好移民,為我分析,根據我的背景,幫我介紹并挑選專業。
她:So tell
me, why are u here? What do u want to learn?(那么請告訴我,你為什么來這里,你想學習什么?)
我瞬間噎住了,“why
are u here?”(我干嘛來的?)這句話一直在我腦中回響。不知道為什么,當初在國內中介會的畫面充滿我的面前,耳邊不斷的嗡嗡的響著許多聲音:“移民”“深造”“就業”“出國!”
然后心底有個聲音不斷的問著:“你為什么來?”“你干嘛來了?”這樣的聲音沖到我的腦袋里,讓我感覺到惡心頭暈,又一個聲音從心底冒出“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I, thank
u for ur time, I , I need to think.(謝謝你的時間,我需要想想)
她看出了我好像有些不對勁,她說: Ok, when u ready, u let me know, ok? Take care.(好的,當你想好后告訴我)
然后她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離開了屋子。
留下我一個人在這個屋子里,那個聲音一遍遍的問我:“選什么?”“選什么?”我不自覺的自己一遍遍的說了出來:“我不知道!”“不知道!”
我渾身無力,趴在桌子上了,感覺頭上開始冒虛汗,然后我大口大口的呼吸著,我生病了么?我問自己,努力保持著鎮定,扶著椅子,我站了起來,慢慢的走到了室外,大口呼吸著清涼的空氣。慢慢的恢復了些。我是怎么了?
“我應該學什么,我應該往哪兒走”像這樣的問題從上大學以來一直困擾著我。長久以來也不曾想出過結果。有時這些問題被暫時忘卻,有時也身不由己。但是今天的這次談話從來沒讓我感覺到這個問題是如此的重要與迫切!我發現我通過努力順利的為我未來鋪好了一條路,但是這條路我卻一點也不想走。我迫切需要知道答案!
一連幾天我渾渾噩噩。沒有出去玩,因為沒心情;沒有學習,因為不需要。在最困惑的這段日子里每天我憋在家里上網。
有一天我忽然發現網上有一個布里斯班的華人論壇,上面有人賣中國香煙,這忽然引起了我的興趣。因為在澳洲香煙不但難抽而且價格出奇的貴。大概匯率是多少價格就是多少倍,有時甚至還要更高。于是我和賣煙的人聊了起來。出乎我的意料,他問我能不能幫他賣?因為他在澳洲當地需要接口人。
我忽然振作起來,然后算了一筆賬。一包紅塔山10RMB,賣家只賺不到1倍利潤,所以我的進貨成本大概在15-20RMB在澳洲能至少賣到8AUD約合40-50RMB。我一包我就能至少賺20-35RMB,一條就是200-350RMB,他一次寄過來就是一個鞋盒,大概有5條,那就是1000-1750RMB,而一周大概能發5條左右,一個月就是20條,那就是2-3.5萬RMB!但是我這是走私啊!于是我查閱了相關法律,我發現如果我以買鞋的名義進貨的話,他們發給我香煙如果被查出那么我只需要說是寄錯了即可,要不我可以選擇退貨,要不我可以選擇補交稅款即可發給我,最多只能算是漏稅,補上就可以了,而且單筆金額很小不至于被抓。可以做!
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周里我開始了這個工作。隨著工作的深入我又有了更大的發現。因為需要規避法律的風險,所以我必須要把單筆金額控制的很小,所以我需要很多的收貨地址,而每次郵寄的數量必須只能是一鞋盒,5條。因此我需要很多下家來幫我完成此事。于是我選擇薄利多銷,我把單盒的價格降到了6AUD,出乎我的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大概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我的下家已經發展到悉尼,墨爾本,后來堪培拉,凱恩斯,阿德萊德,甚至塔斯馬尼亞島上都有我的下家,基本遍布了澳大利亞了!中國人真是無處不在啊!更有甚者,悉尼的下家有實體店面,一次向我下單2000條!量大到我完全供應不起!經過篩選我發現,大多數北方人都喜歡抽紅塔山,而大多數以上海為代表的南方人喜歡抽紅雙喜,這兩種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而且利潤空間要比其他高檔煙大。而其他品種太繁復了,已經無法單獨客戶去滿足了,于是我簡化了種類和流程,瞬間一切看起來都變得美好了。
但是做了幾天倒煙的生意我覺得父母給我花了這么多錢來澳洲,就一直黑在這里掙錢也不是個事兒,終究還是要學習要移民的,那么這個問題又來了,我應該學什么呢?
倒是倒煙的事情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有需求就有機會!這是我悟出的道理。于是我思索著,如果我想要移民的話最快最穩妥的方法是什么?經過查閱我發現是廚師,修車工,理發師等專業。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稀缺!有需要,所以這些專業就被列在了澳洲移民的加分列表里了。那么還是這個道理,有需求那么我就去滿足這個需求吧!那么我應該去哪里學什么專業呢?看了看這些加分專業,相比起來,最容易而且我最喜歡的是廚師行業。
早在出國前我就想過要學個廚師,出來好打工也好自己做飯吃,而來這里學個正宗的西餐豈不更好?那么去哪里學呢?澳洲有一個偏遠地區的加分政策,扶植偏遠地區發展。難道說我要將我的青春奉獻給澳洲的大荒野么?忽然我在移民列表里發現了堪培拉!這可是澳洲的首都啊,再差能差到哪里去?當機立斷,我退掉了昆士蘭大學的offer,報名了堪培拉的一家tafe(技校)。
這件事情我沒有和國內的朋友說,因為我知道說了也不會理解。我和家里說的時候,起初他們并不完全理解,但是也表示了支持。我爸媽還說,重要的是你要學一個你喜歡的專業。而唐唐卻很出乎我的意料,支持并理解了我的決定,讓我感覺很溫暖,心理暗想:我會把你接過來的,等著我!
語言班結業后的兩周,也是未來研究生開學的前兩周,學校組織了一場結業典禮,并且將在典禮上發給我們語言班的結業證書。雖然我已決定了不再上研究生,但是這天早上我還是一早來到了學校。我看到了許多同學,有的拿到了結業證,有的拿到了雅思的成績,有的雖然什么也沒拿到,但是也還是來了。不知為什么,這段在一起的時光雖然短暫,但是大家都十分珍惜這段友誼。因為都是初來乍到,大家坦誠相待,相互幫助,共同度過了許多人生中的第一次也經歷了許多難關。
這個典禮也沒有那么正式,大家在舞臺上表演著節目,而我也彈著吉他與suki一起演出了一首Hey jude.
(當年大家為我演出畫的)
典禮結束后大家一起去到了一個叫Sofia的同學家里包餃子。在聚會上搞笑的事情發生了。十幾個同學居然沒一個會包餃子!無奈之下,我洗干凈一個酒瓶子當搟面杖,用我小時候看奶奶包餃子的記憶指揮起了全場同學。
我:我來搟皮,大家來包哈!
大家“哇”的一聲包圍過來,“這么強!”“你會做飯啊?”你一言我一語,干了起來。在這次聚會上,我見識了這輩子見到過的最大的餃子,最小的餃子,最丑的餃子和最奇異形狀的餃子,但也是我最開心的一次包餃子。在大家得知我即將學習廚師后紛紛夸我有天賦(我知道是拍馬屁的話,但是聽了還是很開心)
忽然,Sofia很認真的跑過來和我說:“哇!Joe你真的好強啊!”
我:做廚師嗎?
Sofia:沒有啦,是說你敢于選擇自己的人生啊!我都沒有勇氣。
我:為什么呢?
Sofia:就是,報名讀研,也不知道以后能干嗎,也不知道喜歡不喜歡,感覺好麻木啊。
Daniel:是啊!敢于挺住壓力,選擇自己,好瀟灑的!(很多年以后,Daniel和Dan畢業了,Daniel沒有能沖破自己人生的枷鎖,獨自回了臺灣,而后Dan回國了,另與他人結婚生子。)
還有其他同學也圍過來,表示很佩服我的勇氣,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而且放棄了UQ放棄了這么高的雅思成績。我忽然發覺得我的選擇是如此的正確,我發現,原來被各種包袱束縛著的不只是我一個人,而是絕大多數人,真正勇于放下包袱的原來只有我一個,只是改變個專業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原來也是一件這么需要勇氣,了不起的事情。
吃完飯后回到市里,準備轉車回家,忽然聽到了一陣清新的吉他彈奏與歌聲,隨著聲音走去,看到一個小樂隊正在市中心的小舞臺演奏。找了一個長椅坐下,我聽得很入神。音樂很輕松,有吉他伴著提琴,歌者悠悠的吟唱,帶著一絲憂傷與離別的情緒。一曲又一曲,我聽得不能自拔,感覺好像是在訴說著我的故事,為我即將離開這個城市做道別。我走到了他們面前,買了一張他們的CD叫《little
creature》.“小生命”這張專輯一直陪伴著我到堪培拉。
回到住處后,我告訴了Sarah我準備去堪培拉了,Sarah很吃驚的對我說:why? Canberra is a shithole!(她當年夸張的表情我至今還記得)我問她是為什么,她說那里又冷又冷清,人很少,什么都沒有。這讓我很是擔心,因為我從沒去過堪培拉,而且也從沒人和我描述過那里的樣子,但是既然已經決定了,我便不打算輕易改變。我告訴她我打算學廚師,出乎我意料,她并沒覺得奇怪,也沒問為什么,而是說:good for u! u need u be creative to be a
chef! And u r creative! Don’t be some stupid accountant, I’m happy for u!(非常好!當廚師是需要創造力的,你是個有創造力的人,別當什么愚蠢的會計!我為你感到高興!)也許這就是老外的思維和價值觀吧,但是很受用,我非常受鼓舞。
今天是我離開布里斯班的日子,Sarah開車送我去機場,而國內的航班沒有國際航班的行李重量多,所以我決定在去機場前先將我的一部分行李寄出。Sarah開出了她那小小的豐田科羅拉,我的行李將她的車塞得滿滿的。我問她你為什么不開個大點的車呢?她說用不著,而且小車很環保。我又問她為什么不開個自動檔呢?這邊山路高低那么不平坦,手動擋豈不是很累?她說自動擋的車只是交通工具,而開手動擋的車才能真正體會開車感覺。
她說著進入了車里,熟練的松開手剎,一腳油門爬上了門前的小山坡。這時她的電話響了,她把電話夾在了耳朵邊,一只手拿著打火機,手壓在方向盤上,然后另一只手從一捆香中抽出一根,手掌根壓住變速桿推了下,兩只手趴在方向盤上,點燃了這支香,然后插在了粘在車窗前的小香爐里,之后沖我笑了笑,腳在油門剎車離合器間踩來踩去。半分鐘后她講完電話后對我說了一個詞“multitasking”我曾經經常聽到上課的外教老師炫耀這個詞,而這是在國外第一次聽到有人在炫耀這個詞。
到了郵局,我把我的行李卸下了一部分,小車的減震明顯抬起來了一截。當我準備郵寄的時候,被告知我的行李超重了。之前在國內我只知道多重就多少錢,怎么還有超重一說?非常無奈的,我在郵局擺起了地攤,從兩個行李箱中又多撿出了一個紙箱的東西,從新封裝。
寄完大多數行李,身上只剩一個行李包,到了機場,揮別了Sarah,我靜靜的等候在候機大廳。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月,但是我已經對這里產生了難以說清的不舍之情,看著起落的飛機,我知道自己人生新的一段旅途即將開始,不知道未來有什么在等著我,而之前在布里斯班的畫面一一的涌上眼前。我拿出手機,給在這里的同學打起了電話,當打到Dan時,她不經意間說起shandi,shandi對Dan說如果我追她的話,她會同意的。聽到此我腦中一片空白,然后十分混亂,不知道胡說了些什么,然后掛掉了Dan的電話,然后通訊錄調到了Shandi卻猶豫不決,直到上了飛機也不能撥出。
httB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