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書影君
有時候,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
現在的我,和20歲時的我,或者5歲時的我,是同一個人嗎?
你說不是吧,但我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檔案等等,這些社會屬性的標準,從來沒有變過。
它們統統指向,這個世界上唯一的我。
你說是我吧,但根據生物學的觀點,人體的細胞,每七年就會全部更換一遍。
從這個角度來講,現在我身體里流淌的血液,表層皮膚、肌肉骨骼。
都完全不是從前的那個我了。
那么,我還是從前的我嗎?
這,真是一個燒腦的問題啊。
有一部于2018年4月上映的科幻影片,就探討了這個充滿哲學和生物學意味的問題,還在科幻電影界獲得了不錯的評價。它就是《湮滅》,豆瓣評分7.8分。
01
生物學家莉娜(娜塔莉·波特曼飾)的丈夫凱恩(奧斯卡·伊薩克 飾)是軍人,參加一項秘密任務,但一年沒有消息。
她以為丈夫已經失蹤離世,內心已經從悲傷、絕望逐漸變得開始接受。
但有一天,丈夫凱恩突然回來了。
意外狂喜過后,莉娜突然發現,這個回來的丈夫,與自己曾經的丈夫,好像不一樣了。
這種不一樣,不是指外貌,而是指性情、舉止。
以及,突然口吐鮮血。
在緊急送凱恩去往醫院的途中,救護車被軍方的車輛攔截。
莉娜和凱恩,都被秘密帶到了一個實驗基地。在這里,她逐漸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以下文章內容有輕微劇透)
三年前,一團神秘的光,從外太空投射到了地球上的一個燈塔周圍。政府稱之為“X區域”。
政府派遣了軍隊、無人機甚至動物前往。
但統統沒有返回來。
其實,回來了一個,那就是她的丈夫凱恩。
這團神秘的光線,還在不斷地擴大。政府決定再次派遣一個由心理學家、生物學家、地質學家組成的小組,進入“X區域”,探求真相。
而莉娜,作為一名生物學家,也決定參加進去,探究凱恩返回之謎。
這是一個神秘的世界。一切看上去沒什么不同,但一切又都那么不一樣。
她們看到了一個枝干上開出了不同種類的花朵。
她們看到了嘴里長出鯊魚牙齒的鱷魚。
她們看到了長成人形的植物。
她們一個同伴被熊拖走,晚上,她們聽到了熊吼叫時,嘴里發出的竟然是同伴求救的聲音。
甚至她們在睡了一晚后,清點食物時發現,居然已經消耗了三天的。
這是一個奇異又混亂的空間。她們逐漸發現,因為空間折射的關系,其中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類、動物、植物。
他(它)們的DNA,已經重新組合排列,甚至相互參雜交織在了一起。
02
《湮滅》是根據杰夫·范德米爾所著《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中,首部同名小說改編。導演亞歷克斯·加蘭的第一部影片,就是2015年廣受好評的科幻電影《機械姬》。
“湮滅”一詞來源于物理學的一個概念,即物質與相對應的反物質碰撞后消失并產生能量的過程。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莉娜在進入“X區域”后,她的手臂上出現了8字銜尾蛇的紋身,而這一紋身也同樣出現在了墻上變異死去的士兵以及醫護人員安娜的手臂上。那么這個紋身代表什么意思呢?
這個圖案被稱作銜尾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神話符號之一。大致形象為一條蛇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結果形成一個扭紋形,即阿拉伯數字“8”的形狀,有“自我吞噬”的意思。同時銜尾蛇也代表了“自我參照”或“無限循環”。其中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傳說中的不死鳥,它在自我焚滅的過程中自我繁衍或重生,正是無限循環概念的一種表現。(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影片中這個符號的寓意,即是莉娜和其他隊員在進入“X區域”后,她們的身體DNA已經開始重組,已經不再是進入時的那個人了。所以隊員們集體出現失憶癥狀、莉娜的手臂出現淤青,而安娜的指紋在動。
甚至在最后,安娜變成了一株植物,成了真正的“植物人”。
此時,人體已經如同液體一般,開始流動,并與周圍其他物質的DAN發生了混合變異。
最后,五個隊員中,只有莉娜進入了被外星光暈籠罩的燈塔內部。在燈塔里,莉娜發現了丈夫凱恩設置的錄像設備,并從保存的視頻中,看到了已經神經錯亂而手持磷彈自殺的凱恩。
令人恐怖的是,凱恩自殺的同時,正在與鏡頭外的一個人說話。磷彈燃燒后,那個鏡頭后邊的人走了出來,居然是一個與凱恩一模一樣的人。
顯然,那個回到家中的凱恩,也是基因被外星光暈復制后的產物。
一直以來,我們對于外星人形象的幻想,即便再怪異,但總脫離不了有形碳基生物體的框架,所以很多時候,人類對生命形式的理解太過于狹隘了。
但是,《湮滅》這部科幻電影最有價值的地方,就在于給觀眾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模式。外星生命,極有可能是以不同形式而存在,它可以是一團光,可以是一堆分子組合,也可以是一股看不到摸不著的氣體。
03
莉娜在燈塔內部同樣遭遇了外星生命,一個一模一樣的莉娜被復制出來,并試圖阻止麗娜離開。
最終,莉娜使用磷彈將對方燒死后,逃離了“X區域”。
影片開頭是以倒敘的方式進行,即整部影片中,對于“X區域”內部的描寫,全部建立在官方對逃出來的莉娜進行隔離訊問時,莉娜進行的描述。
那么問題來了,這個逃離出來的莉娜所說的一切,是真是假?
她,究竟是外星生物的基因復制品,還是莉娜本人呢?
再退一步講,即便逃離出來的是莉娜本人,由于“X區域”的折射效應,此時莉娜體內的DNA,已經重組,她也不再是當初執行任務時的那個莉娜了。
導演給影片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
影片結尾,莉娜與恢復后的凱恩在實驗室見面,問到:“你不是凱恩,是么?”
凱恩回答:“我想不是。”
接下來凱恩反問她:“你是莉娜嗎?”
莉娜思考良久,卻沒有回答。
于是,兩個人緊緊擁抱在了一起。
我們可以想象,也許外星人已經將人類基因成功復制,并融入了人類之中。接下來,就是毫不費力的外星基因入侵了。
這,就是這部科幻電影最燒腦,也是最有價值的地方所在。
它提供一種不同尋常的角度,引導觀眾在觀看影片時,不斷地進行思考。等影片結束時,觀眾內心的一部分問題找到了答案,但卻產生了更多的問題。
比如文章開頭,我的那個思考。
現在的我,與20歲的我,或者5歲的我,究竟還是不是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