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04次分享會
個人總結部分
不敢說完全明白老大分享的內容,但是思路越來越清晰。閱讀需要提升對自我的要求,建立積極主動的態度,通過大量的訓練掌握閱讀的能力,帶著問題閱讀加上對閱讀成果的期望,從而擁有自己的知識管理體系。
根據本次閱讀分享,接下來我希望自己主動地完成一本書的閱讀,以下是列舉清單(不斷改進):
1、搞清楚自己閱讀這本書的目的,希望取得成果
2、從檢視閱讀入手,搞清楚全書的框架,知道是一本什么書,
3、翻閱全書,選取與主題相關的章節,從細節更加明確這是一本說什么的書
4、帶著“搞清楚作者寫作意圖”的問題,找到答案,得出一個結論:這本書是否有深入閱讀的價值
5、確認這本書是自己想讀的,接著提出下一個問題: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邊讀邊做批注思考,找到問題答案。
6、思考書中的內容論述和自己有什么關系,給自己什么樣的幫助啟示,用NMWD的方式記錄思考的過程。
7、實踐。說出來,把書中的內容向其他的伙伴分享。
四個收獲
1、閱讀的效果=態度*各種能力的總和,態度值從零到一。
2、主動是主觀能動性被調用之后產生的態度結果。
3、如何把主動和閱讀結合在一起,用項目化的方法,澄清閱讀時的目標目的成果,以及獲得成果的任務安排。
4、閱讀的藝術就是懂得提問并能有效解答的能力。
三個感悟
1、主動
一直存在一個疑問:到底怎么做才是主動閱讀?這一章整好回答了我的這個問題,應該說是在老大的幫助下我才明白這是疑問的解答。過去的閱讀僅僅停留在“這本書
在說什么”這個層面,很多時候讀完一本書也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對全書是模糊的,說明主動性完全不夠,自我要求太低,淺嘗輒止。
老大說主動就是調動主觀能動性。我的理解是“好奇心”的激勵,激發出尋求答案的意念,在此過程中獲得更多額外的激勵,有力量和信心。有更多積極力量的推動,自己越來越想要完成一件事。不只是閱讀,做任何事都需要內心積極主動的力量。
2、閱讀的成果
首先是主動性的問題,接下來就是讀書沒有目的目標,更不要提成果了。今天老大提到的閱讀成果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新的理念,做事沒有思考成果,往往做事缺乏思考目的性不強。第一次接觸“目標成果”是做年目標,但是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成果越多越主動,很喜歡這句話。我的理解是做事前對成果的思考是一個預測預估,落實到行動去做取得的才是真正的成果。
3、閱讀和成長是一個道理
我的理解真正的閱讀就是:主動的態度*閱讀的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過程和成長的過程是一樣的,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遵循規則做刻意訓練,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
二個改變
1、緊跟老大的步伐,讀書-做腦圖-聽分享-完成作業
2、越來越感覺到學習是一件有動力的事
一個行動
把前面幾章串起來再讀一遍。
筆記部分
一、什么是自我要求
對自我要求和主動是什么關系?主動是才干,不接地氣。自我要求很接地氣,很容易問出問題。結論是,在態度上的主動就是對自己有要求,有哪些要求呢,書中給出提問、劃線、筆記。所以“自我要求”是“主動”落地化的說法。
這一章還是再談論主動的態度問題,學習的時候多記一些模型,閱讀的效果=態度*各種能力的總和,態度值從零到一的問題,所以本章是在談論如何提升態度的技術問題。
本章是在談論方法和技術的問題,如何把自己的態度提升到主動的技術。如何讓態度更主動的技術以及方法的相關事項。
引申:什么是真正的理解
(1)把看上去簡單的額實務抽絲剝繭,將其內部邏輯關系依次理解并講述出來。(2)新手可以自己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讓一個不熟悉這本書的人聽懂自己在說什么。嘗試把一個簡單的事情講述清楚,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推薦閱讀《按時間》這本書。
二、如果讓我給他人講關于“主動”的話題,我要說些什么
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本章標題是一個問句,自己回答這個問題,和書中的答案比對,可以清晰很多,也可以做到和作者交流。
不知道如何講主動,先把這個問題進行轉化。
問題轉化:推薦閱讀《如何解題》,其中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就一點一點轉化,轉化為已有知識體系可以理解可以分析的問題解決它。如何認識“主動”?“主動閱讀”是“主動”在閱讀中的運用。首先用隱喻的方式,比如《掌控每一天》在游戲中學習成長,主動就是想要一個東西,并且知道為什么想要,主動的5W1H。
是什么:主動是主觀能動性被調用之后產生的態度結果。激發想要的想法,調動主觀能動性,有目的有動機。主動是一種態度。
為什么:主動有助于提升自我思維——自我覺察,主動有助于刺激和回應之間擁有更多選擇的自由——看不懂書就是一種刺激,主動可以對自己更加負責任,有助于以價值觀為內在驅動力導向——不斷踐行、聲明、形成定見,有助于建立自己的影響圈(《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
誰:自己要保持積極主動。
什么時候:當遇到刺激的時候。
怎么做:獲取知識,了解關于積極主動的知識,讀本章和《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的第一章。具備技能,覺察(分身),問題管理(問題是最強烈的動機),能量管理(對低能量的管理)、成果管理(對取得成果進行管理)、高效工具(邊走邊聽書)。習慣,財富語言習慣(假設不可能的情況為可能、推卸責任、積極消極語言的比對、周圍環境影響)。
三、如何把主動和閱讀結合在一起
把主動和閱讀結合在一起,是分析閱讀者掌握的最基本的態度技能。
如何把主動和閱讀結合在一起,用項目化的方法,澄清閱讀時的目標目的成果,以及獲得成果的任務安排。
關于閱讀成果:在具備一定閱讀量的基礎上,如果在閱讀前還不能回答這個問題,那就不要開始。讀書之前問自己一個問題,讀書之后要取得怎么樣的成果?不是為了取得成果而讀書,那么讀書干嘛。
常見的閱讀成果:
第一個成果:
整體怎么構架、細節怎么展開,再回到整體-這書說的有道理嗎,回到細節-哪一部分有道理,再到整體-這本書和自己有什么關系,整體-細節-整體-細節-整體,建議背下來,用三、五本書就有成果體現。
第二個成果:
在獲得第一個成果之后,思考得到知識框架及結構的成果。可以新建知識框架,也可以擴張原有的知識體系,或是打通多個知識體系。
其他有價值的成果:
獲得信息、知識、開心,還有一群共同閱讀人、收入、網站、還有影響力。。。思考自己的閱讀一本書能過獲得的成果,成果越多會越主動!
成果弄清楚之后能夠對接項目化思維,就是任務安排。
任務安排:
整理NMWD,形成多個列表,屬于知識管理能力的體現,打通知識管理。綜合復盤,提升知識管理的高度。把主動和閱讀這樣做結合,回答完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再看這本書,這個章節閱讀變動容易。
四、本章的結構是什么
回答完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再看這本書,就剩余2、3個問題
1、本章的結構是什么:主動閱讀有個基礎,必須問四個問題,整體-局部-整體-局部-整體。
2、主動閱讀的結果:讓一本書屬于自己,能夠以自己的判斷來掌握這本書的整體,或者各部分的道理和意義。還要回答完一個問題,這本書和我是什么關系?才能讓這本書屬于自己。
3、如何成為一個主動的閱讀者(見)
五、究竟什么是閱讀的藝術
這和成長就是一個道理
1、定義:養成這樣的習慣,還要知道如何精準、正確的回答問題,持續訓練而來的能力,閱讀的藝術就是懂得提問并能有效解答的能力,P44倒數第二段。怎么獲得這樣的能力,讓技術變成藝術,并且沒有老師輔導的情況下,自己提問自己解答。
2、怎么做:弄清楚規則,持續實踐,養成習慣,孰能生巧,宛如天生P48
閱讀的藝術是能力,和成長就是一個道理,符合能力提升四階段,這里提到的是后三個階段:有意識無能,有意識有能,無意識有能。
但是持續實踐養成習慣不一定具備這個藝術,關鍵在于規則,就是規律,知道規律才能明事。規則、習慣、去做才能成為藝術。
3、做法的切入點:由許多規則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刻意訓練或者精深訓練。EAT(體驗、感受、理論)循環,最適合成人的學習方式。刻意訓練是學習任何一種復雜體系的基本知識,學一個復雜的事物,必須進行刻意訓練,抄捷徑是最遠的路,看似復雜的方式,其實就是阻力最小的路。
刻意訓練慢慢來持續做,從前面提到四個問題開始,成長從“易”開始。
六、書中還有那些要點要拾遺
1、主動的重要性P43:主體執行效果=態度*技能總和。態度的取值范圍為0-1越主動執行的效果越好
2、假性拖延P44:“起身”就是成長,把自己的層次提高到與書一樣的層次
3、引申P51:閱讀是心智活動。
對自己的了解:自己是誰,自己能做什么,自己喜歡什么。。。對對象的了解:這本書是什么,對這本書用什么方式了解。。。元認知的警覺能力:知道自己在讀書,向自己提問。。。遇到刺激的決策方法:遇到刺激用什么方式對待。
筆記的方法P46-48:老大的方法,聯想管理效果公式。
總結:《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項目化方法、能力提升。。。建議從四個問題出發,多練習。做一個積極主動、對自己有要求的閱讀者,實現自己內心價值,獲得想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