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5
《探索集》
巴金 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7月
我出了劇場腦子里還印著常四爺的一句話:“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完全沒有想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追逐我,我聽見了老舍同志的聲音,是他在發問。這是他的遺言。(p18)
我要講一句我心里的話:請讓我安靜,我不是社會名流,我不是等待“搶救”的材料,我只是一個作家,一個到死也不愿放下筆的作家。(p25)
“經過我這里走進苦痛的城
經過我這里走進永恒的痛苦”
(引 但丁《神曲》)不用怕文學作品橫沖直闖,它們總得經過三道關口: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只有愚昧無知的人才會隨便讀到一部作品就全盤接受,因為他頭腦空空,裝得下許多東西。(p43)
我寫作,因為我在生活。(p46)
生得很美的人并不需要濃妝艷抹,而我的文章就像一個生得奇丑的人,不打扮,看起來倒順眼些。(p46)
一九四五年,我借一個小說人物的口說明我探索的目標,“變得善良些,純潔些,對別人有用些。”為了這個,我絕不放下我的筆。(p50)
Esperanto “世界語”
我并不完全反對文字的簡化,該淘汰就淘汰吧,但是文字的發展總是為了更準確地表達人的復雜思想,絕不只是為了使它變為更簡單易學。(p99)
人只有講真話,才能夠認真地活下去。(p103)
“管得太具體,文藝沒希望。”(引 趙月遺言)
我深挖自己的靈魂,很想找到一點珍寶,可是我挖出來的卻是一些垃圾。為什么在夢里我也不敢站出來握緊拳頭朝鬼怪打過去呢?我在最痛苦的日子,的確像一位朋友責備的那樣,“以忍受為藥物,來純凈自己的靈魂。”(p144)
我的敵人是什么呢?
我說過:“一切舊的傳統觀念,一切阻止社會進步和人性發展的不合理的制度,一切摧殘愛的努力,他們都是我最大的敵人。”(p156)
“請多一點關心他們吧,請多一點愛他們吧,不要挨到太遠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