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幻覺與欺騙這兩個字中間,我選了欺騙這個字出現在題目中。因為雖然藝術高于生活,但是他被美化的失真。我試圖排除情緒的干擾,站在客觀角度來評論電影,但支撐整個人物精神世界的愛人竟然是完全編造出來的。我失望的不能自抑。
現實生活中的瘋子是否也可以如此幸運?
納什是個天才,英俊而又孤僻。研究生的時候就發明了他著名的博弈論,短短26頁的論文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而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精神分裂癥的困擾。他的事業嘎然而止。
這短短的三分一的人生用讓孤僻和天才二字形容,本應該是孤獨失落無趣的,而她的出現注入了整部劇的靈魂。
她漂亮,大方,思維縝密。最重要的是她勇敢且充滿智慧,課堂上勇敢的打開窗戶,去勸服那些施工隊不要制造噪音,納什本人也只能關上窗戶而已;為了約到納什,以請叫問題的借口來到沒有去上課的納什的辦公桌前,臨走時,她說,我想問你什么時候請我吃晚餐。那眼神自信而明了,充滿了光芒。
精靈一樣的她深愛著納什,即使有時她也會失落。納什太忙,約會總是忘記時間,但她愛他的與眾不同,愛他的才華,相信他。婚后她發現納什有精神分裂,他鬼鬼祟祟辦公室貼滿了各種剪開的報紙,他寫好密函放到信封里面,送到神秘的郵箱,他甚至跟虛幻的人對話,把還是嬰兒的兒子都在浴缸。
她的隱忍終于爆發,一個女人的絕望來自看不到一絲希望。她在夜里號啕大哭,她不知道還能做些什么。她撥起了精神病院的電話。
而最黑暗處她閃爍出黎明之光,那就是愛。對丈夫的愛,讓她不舍得放棄;對丈夫曾經的崇拜讓她相信。在病情復發幻聽現象又嚴重的情況下,她決定不把他送回精神病院,而是冒著自己也會被傷害的危險,留在他身邊,給他重回社會的勇氣。她握住丈夫的手說,這才是真實的。
她的堅守一直到他們兩鬢白發的時候,這時的納什完全靠意志力可以與分裂和平相處。
在諾貝爾的頒獎典禮上,他說,我對數字癡迷,我窮盡一生專研邏輯。但是什么是邏輯。我在現實與虛幻中尋找。直到我遇見她,她就是一切的原因,我的愛人,謝謝你。
這個故事的結尾把這份厚重真摯而偉大的愛升華到了極點。這看似真愛。
整個故事采取平淡的敘述方式,從研究生報道開始,看似正常符合男主人設的校園生活已經為后文精神分裂做好了鋪墊,在畢業后節奏開始變快,直到被精神病院抓起來,畫風一轉又開始平淡的鋪敘。如果不是亮哥推薦的,我可能真的不會看到最后。
當女主男主攙扶著拉出背影的時候,我總算找了沒白看的感覺,至少看到了愛情。于是非常好奇的看了影評。我失望至極,這個怪天才,一被子結了無數次婚,而且還有同性戀。這個妻子根本沒有其人。
整個電影既然是傳記仕為何虛假人設:如何體現這位偉大諾貝爾獲得者的力量。學術成就斐然不可否認,但為什么不能實事求是的去講,即使有避重就輕,但精神不會失真。即使落魄,即使放蕩不羈,也是可以挖掘人物人深層次的內在動因。為何要欺騙觀眾。會讓人認為美好的只能編出來。原因不可明了,也許為了美化偉人,但請相信觀眾接受真實的能力!講些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