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的經為什么難念?因為難才成的經。
一個從小在充滿愛和權利的家庭長大的閨蜜,她熱情慷慨自信,家里是老小,從小有兩個哥哥罩著,卻有大姐大風范,我們定期聚聚,一起說說鬧鬧吐吐槽非常開心,我很羨慕她的灑脫,有顏值有能力,無論發生什么事都是任性的煩不了的性格,連月光都是那么無所謂,還出手闊綽。
每次我們也聊她家里的煩事,婆婆今天怎么惡心她的,老公脾氣壞老控制不住罵兒子,家里還有的七大姑八大姨的瑣事,也都是過了云淡風輕或者暴風驟雨也能雨停的無所謂。我們一般聽聽說說笑笑,生活本來就這樣,你的選擇你負責,只要能承受和解決,朋友的作用就是舒緩和發泄,一起幫忙罵罵,一起幫忙分擔,回家還是各扮演各的角色。
周末她老公氣兒子考試分數低,連帶上她一并氣,最后相互氣,她說這種生活受夠了,不想再過了,這次氣的胸口疼,這份沮喪讓我警覺起來,這次跟以前不一樣。我認真了,說教你兩招吧,才學的。閨蜜激動的說好啊好啊,有什么好辦法。我說好好裝裝理解他的樣子。
理解他的情緒,找出他深藏的真的態度。你老公之前講過不在意成績,現在看見成績單還是罵了兒子,表面上看生氣,其實他是對兒子每個星期付出的學習時間和精力的不值和惋惜,原生代家庭的抱怨式的關懷讓他第一反應就是用生氣表達,其實這里面還有他對自己的失望和生氣,這么用盡力氣陪兒子學習,學習還上不去,看起來生兒子的氣,其實他是覺得自己無能,要真這么無能就算了,可工作中他是一把好手,所以這種挫敗感特別強烈,因為強烈就特別容易爆發。愛之深,責之切,這是中國的文化根髓,不去深究這種方式的對錯,但能明白這種情緒的根源。能明白這種愛,先理解出來他的良苦用心,他肯定就不會這么生氣了。
閨蜜委屈的說,我跟他說過啊,這么多年了,不能暴脾氣,不能這么對兒子,我覺得累死了,一直在他們之間協調徘徊,他一點都沒變,每次都是我在做,我在變。
我說你真的不容易,我們都看到你的變化的,那么灑脫的人,為了兒子老公,在家相夫教子,在婆家關系中委屈求全,真的很偉大。你這么在乎他們,所以你老公這么生你氣你才覺得很傷心的。你能傷心難過,都是因為你想珍惜,目前家里兩個男人也只有你可以來協調和幫助他們了。有委屈找朋友化解,家事只有你們自己解決。每次張口化解生氣之前想想對方的深層情緒,比如,想想你老公對兒子的愛,先肯定,是因為這么愛才這么生氣的吧,你一定是很失望才這么暴跳如雷吧,我也和你一樣的失望難受,發脾氣的感受并不好,你也不愿意發火的。如果當時你沒有找到這樣的措辭,就趕緊離開現場,想想答案再回來行動,效果會好很多的。
我的同理在閨蜜身上起作用了,她放松了很多,開始抱怨開始罵人,好吧,不絕望不悲傷,有力氣罵人就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發泄,誰活著不是在自己的繭里呢。有機會整明白是件好事,還沒明白的,有力量活下去也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