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水韻潺潺,滋潤萬物,書香悠悠,浸潤心靈。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每一本書都是獨一無二的遇見。
? ? ? 在書里,我們會遇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純情思念;在書里,我們會遇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那份雄心壯志;在書里,我們會遇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那份執著;在書里,我們會遇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那份”閑淡雅趣。
? ? ? 2019年3月21日下午,九華和平科大小學數學組全體老師齊聚學校科技樓大會議室參加“書韻留香,幸福成長——我們讀書吧”教師讀書沙龍活動。
? ? ? 莫言先生——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為何能一直保持著一顆堅強樂觀不屈不撓的心?答案是:他有位偉大的母親.《母親》中提到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教育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愿所有的家長都是最優秀的老師,愿所有的孩子都是祖國的棟梁!
? ? ?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讓我們讀書吧!
? ? 《給教師的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說到:“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特別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只有親身體驗數學知識的推理過程,才能達到真正的理解與掌握。”動手實踐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將課堂交還給孩子,以“動”激“活”。
? ? 《我們的天真填滿整個宇宙》讀這本書的時候心不知不覺就像一塊松軟的棉花,飄到天上,被太陽曬著,被雙手捂著,被媽媽般的懷抱抱著,暖融融的。書本里每個故事雖然簡單,但都充滿了老師的愛。看完書,我受益匪淺,要溫柔地對待孩子們一個個甜蜜的夢,蹲下來,傾聽他們的聲音。
? ? ?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不會把教師單純地看成嚴厲的監督者,也不會把評分看成一種棍棒。特別是對待后進生需要更多的關心和愛,從尊重學生的角度出發,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與學生談心,讓他們體會到老師是真心幫助他進步,并通過談心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制訂出符合學生自身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然后從基礎的內容學起,一步一步地幫助學生,并讓學生從中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消除對學習的畏懼,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
? ? ? 黃老師分享的書是《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在我們的教育中經常贊賞孩子表揚孩子,但是合適的贊賞才能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我們要恰當的表揚和贊賞讓孩子更加自信,更愿意去接受更高的挑戰。
? ? 《要相信孩子》這本書是蘇霍姆林斯基在總結他25年來所熱愛并為之獻身的教育工作寫下的。這本書讓我感悟最深的是:當一名教師應當言行嚴謹,注重在集體中教育孩子,用集體的力量去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行。
? ? ? 肖老師分享的是趙國忠主編的《優秀是教出來的(中國最優秀教師是如何教學的)》收錄了二十四位優秀教師。他們對自己嚴格要求,他們在教學中勇于創新,他們深受學生的喜愛和崇敬,他們教出了眾多優秀的學生將他們的教育故事一一呈現。? ?
? ? ? 王老師分享的內容是蘇霍姆林斯基著作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關于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今天把種子播種到極好的土壤中去,卻遠不是明天就會長出幼芽的。學習別人的經驗是一種創造,是一個累積的過程,要始終保持學習的狀態,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 ? ? 蘇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書的第一章節——“要愛護兒童的敏感心靈”中提到:一生中從未犯過錯誤的人是很難找到的;童年時期當道德面貌正處于形成階段時,犯錯誤的可能性就更大;每一個兒童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弱點。這些啟發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要遵循他們的心理特點,在保護他們自尊的前提下引導他們改正錯誤。
? ? ? 左老師分享的是錢鐘書的《圍城》,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走出圍城。整天面對著一群活潑無邪,天真爛漫的小朋友,心理也變的輕松快樂多了同仁們,讓我們好好愛孩子,愛我們的學生,愛我們的教師事業吧。
? ? ? 周老師讀《給教師的建議》發現,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閱讀此書,就好像與大師面對面交流,豁然開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高、更遠。
? ? ? 方老師分享的是《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這本書是由賀社明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小數課堂的效率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明白了:高效的數學課堂要通過實踐、交流、合作、探索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奧妙和樂趣!
? ? ? 董老師分享的是《教育原來如此美好》是江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包祥,只有和孩子打成一片,尊重孩子,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保持真心,耐心,和平常心,就可以開出美好的花朵。
? ? ? 譚老師為大家分享的書目是臺灣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集《人生最美是清歡》,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才能看見外面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其實,窗子或鏡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書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
? ? ? 最后,譚老師對本次活動做出總結: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閱讀仍在進行!作為老師,我們更應該與書交朋友,在讀書中汲取營養,提升自我。以此去影響更多的學生,讓自主閱讀成為孩子們的習慣,讓優秀書籍真正成為孩子們的精神引領!
? ? ? “書韻留香 幸福成長——我們讀書吧”數學組讀書分享沙龍完美落幕。每一位教師都是一粒火種,蘊藏著宇宙般強大的能量。期待我們下次再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