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吃苦不知生活難。
小時候,我們可能被別人說不懂事;長大了,我們也可能說別人不懂事。其實懂事與否,首先要看他自己是否經歷過這些事。
年輕的時候,我們經歷得少,自然就懂得少。隨著年齡不斷增長,大部分人會經歷一些挫折或苦難。慢慢的,我們懂得了一些事情,也就更能懂得他人。
【學習散文】:《我的大哥大嫂》
【作者】:咬文嚼字
散文評析及聯合創作:
這篇散文中,作者用樸實的文字,描述了大哥大嫂勤勞樸實的一生,表達了對親人深刻的懷念。一字一句令人感動,引人思考。
大哥大嫂是一對恩愛的患難夫妻,男主內,女主外。年輕時,家里一切順遂,后來,大嫂不幸生病在床,身邊沒個照料生活起居的人,伺候大嫂吃喝拉撒的事自然就落在了大哥頭上。大哥活了大半輩子,以前沒下過廚房,但為了照顧愛人,他開始改變自己。大哥不僅為大嫂下廚房,還承包了生活中的一切瑣事。慢慢的,大哥懂得了女人在家里的辛苦。
大嫂做飯很好吃,人緣也很好。可是,自從生病后,大嫂生活不能自理,感覺拖累了家庭。這些胡思亂想讓她的內心備受煎熬,不過,也正因為生病在床,大嫂和大哥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從前不懂珍惜,生病后,兩人患難與共,才真正體會到了愛的甜蜜和人生的真諦。
其實,很多事情并不需要等到失去后才學會珍惜。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從淺顯的事物中看到更深刻的人生道理;我們也可以一葉知秋,從一件小事看到更豐富的人生。
如此,我們就可以少經歷一些坎坷,多看看幾處風景,少錯失一段感情,多珍惜幾個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