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到這個詞的時候,還挺有感覺的。給人一種水滴石穿、心想事成、堅持就是勝利的錯覺。只不過,“念念不忘”這四個字,聽起來可比它們文藝多了。呵呵。我也是個文藝偽青年。。。。。。
實際上呢,我并不認同這個“必有回響”。至少在感情這個類別里,如果不是兩情相悅的念念不忘,終歸不是件好事,大多數還是不可能有所回響的。
我曾經也對一個人念念不忘。念了好多年,不忘記每一天。而結果,依然是無所回應,敗興而歸。當然,從某個意義上來講,他也是有所“回響”的。只不過這個回響,是告訴你昨日付出東流水而已。
所以我說,念念不忘,要分人,分磁場。如果兩人同在一個磁場力中,那么,磁力波會將你的心心念念傳送到你念的那個人那里去的,即使相隔千山萬水,也必有回應的??扇绻麄z人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你的念念不忘,估計對人家來說就是滋滋嚓嚓的呱噪和糾纏,只會讓人家避而遠之。那還不如省點兒心思少折騰腦細胞呢。
在其他事件上,念念不忘,也不一定能夠有所回響。這里“念念不忘”的,實際上是你的目標和理想。而“必有回響”,說的是最后達成的結果。就像付出不一定就有回報,堅持不一定能夠勝利,水滴也不一定石穿,一萬個小時法則也不總是靈驗一樣。
從前提上來看,首先你“念念不忘”的目標,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真正想要的,大體上是正確而且可能實現的。否則,你念念不忘一個肯定不能實現的幻想,只能是異想天開,水中撈月。
從概率上來講,目標和理想最終達結果,成功和失敗,是各占50%的。“必”這個詞,太過于絕對了?!澳钅睢边@個疊詞,充其量,只不過是將成功的概率提高了一些而已,但并不能提高到100%。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念念不忘”,讓我們對這件事,這個目標,賦予了強大的心理支持,潛意識的力量,心理暗示的作用,都給成功增添了砝碼。但是呢,心理的力量,并不能憑空創造成功,成功還需要其他因素來輔助。
所謂的心想事成,只不過是排序的時候把“心想”放在了前位而已。事成的“事”,并不僅僅是個名字,它在古語里面,“事”同時也是動詞的,也即行動。比如尋找機遇,比如整合資源,比如找對的合伙人,比如不斷地試錯和鍛煉。沒有行動的“念念不忘”,變成“念念不忙”,那么“回響”也許這輩子都不會響。
我們之所以用很多絕對的詞語來表達對某件事情的認同,實際上是一種自我安慰和激勵。但是這種激勵,如果不能辯證地看待,很容易走上一條不歸路。到最后,會加重因為持續的堅持卻最終還是落空所帶來的失望,更甚者,陷入絕望之中,出現懷疑人生的偏執。
對目標和理想的“念念不忘”很好,追求結果的“必有回響”也沒錯。同樣,我們也應隨機而變,當回響的聲音不是太大時,要及時糾錯和調整自己的目標和行動。該修正時修正,該放棄時放棄,該忘記時忘記。不以失敗為恥,不以放棄而憾,主動試錯,積極失敗,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成功的概率。
2017.10.30?素。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