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球伊始
期末考完試,寶貝到我單位玩,我領(lǐng)她到乒乓球室,隨意問了一句:“寶貝,乒乓球好玩不?你學打球吧?”她毫不猶豫地回答“行?。 笨此娴媚歉吲d勁,我覺得可以試一試。由于我對乒乓球了解甚少,于是通過咨詢親朋好友、上網(wǎng)搜尋信息等方式,大致確定了幾家球館。
北方的冬天總是那樣寒冷,再冷也得出門呀。我和寶貝從老站到新站,從江西到江東,看了一家又一家,最后我們倆達成一致在泓源市場附近世一堂藥店二樓那學球。
教練是通化師范學院的張東老師和他的一名學生小滿。張教練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特別能調(diào)動小孩子的積極性。他用各種方式比如說貼小紅花、積課時換獎品、與學員聊天談笑等激發(fā)學生的熱情,拉近與學生的關(guān)系,使每一位來學球的孩子都歡天喜地。與其說是訓練,不如說是游戲。孩子樂在其中,自然而然也就喜歡打球。用官場的話來說就是他比較親民,能彎下腰低下頭,與人平等交流溝通。用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詞語去描繪就是“暖男”。他本身也帶孩子氣,脾氣又好,學員都愿意圍著他轉(zhuǎn)。我的寶貝也是眾多“粉絲”中的一員,她每天屁顛屁顛地去球館打球。當然張教練球教得也特別出色,基本功扎實,球發(fā)得準,指導到位,能根據(jù)學員的特點合理教學。小滿教練是那種顏值很高身體素質(zhì)很好特陽光特帥氣的大男孩。
可能是親其師而信其道吧。在這兩位教練的帶領(lǐng)下,寶貝表現(xiàn)出了對乒乓球的極大熱情。每天回家認真得揮拍,做徒手練習,上課的時候領(lǐng)悟力也很強。女兒的訓練時間安排在4點之后,一對一半小時。
每天我們倆上午到江南義烏上語言課,下午到新開道上書法課,再輾轉(zhuǎn)到新站學乒乓球。由于冬季夜長晝短,回到家,天基本都黑了。那時家里還沒有車,我們倆就擠公交,打完球一般就步量到家,餓了就買點小吃。到現(xiàn)在還記得那烤腸。我們經(jīng)常在回家的路上買根熱乎乎的所謂的營養(yǎng)腸,邊走邊吃。可能是由于天氣太冷,也可能是因為剛打完球身體不適應(yīng),記得有一天寶貝回家嘔吐不止。想想去年的冬天,我們娘倆頂風冒雪行走于冬日的酷寒中卻樂此不疲,真是佩服我倆的堅持。至今還懷念那烤腸,可卻怎么也吃不出那時的味道來。
中間有一天,寶貝的時間比較寬裕,竟然上下午都去打球,一天上了兩次課,這也是其他孩子從未有過的。
寶貝對乒乓球的熱愛,對打球的堅持,在球館里也是少見的。因此也贏得了教練的親睞。兩位教練都特別喜歡寶貝,在訓練中也格外上心。
正當打球的熱情膨脹發(fā)展時,臨近新年,球館放假了。我們倆這郁悶呀!這怎么辦呀?我于是又去聯(lián)系球館,可無論怎么說她都不同意到別的球館打球。學球只能告一段落。
開學后沒那么多時間了,每周只能打兩次或三次,每次只有半小時,球進展得很慢。每周僅有的兩三次也不能保證質(zhì)量和效率。張教練由于特殊身份——大學教師,偶爾會有事,很忙,小滿教練又是個大孩子,再加上節(jié)假日休息,寶貝的球打得不令人滿意。幾次想換球館,換教練,可都被拒絕了。無耐,她不喜歡,沒用的。
日子就這樣平淡地過,我也在糾結(jié)中繼續(xù)帶著她學球。也曾猶豫過,也曾彷徨過,算了吧,不打吧,但寶貝喜歡。而且我們也有過約定,學特長要有始有終。因為我堅信:堅持才有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