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那篇焦頭爛額滿地打滾的文章下面,有不少小伙伴給牛媽出主意找選題:
“喂,七夕就要到了,要不寫個羅曼史,撒把狗糧?”
每次看到大家吐槽一不小心就被我喂狗糧,牛媽真的覺得冤比竇娥:我完完全全徹徹底底沒有秀恩愛的意思!不信我曬朋友圈,連老公的毫毛都沒有一根。什么九宮格連發合影,甜蜜留言互動,隔空調情喊話那都不是我。
“我懂我懂,老夫老妻了,愛情早變親情啦!”
啥?
我頓時覺得比竇娥還冤了。秀恩愛是撒狗糧,不秀恩愛是變親情,可我哪個鍋都不想背??!
“在一起的時間長了,愛情就漸漸變成親情”基本表達兩種意思:
可牛媽從一聽到的時候就覺得別扭,不知道哪不對,反正打死我也不會這么說。后來仔細想想,原因是這樣的:
親人是什么?是和你有血緣關系的人,是你爸媽,兄弟姐妹,子子孫孫。親人的感情再好也需要彼此獨立,和老爸老媽兒子女兒七大姑八大姨生活一輩子是很恐怖的事;關系再疏遠,也永遠都因為血脈緊密聯系,逢年過節得打個電話發個朋友圈,送個彩禮代個購什么的。
而你的老公/老婆,是和你從生活的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緊緊交纏在一起的人。從吃米還是吃面,睡床的左邊還是右邊到繼續念書還是工作,房子買在哪里貸多少款,小孩生幾個誰來帶……?要想余生過得還算消停,不早早得癌癥抑郁癥心肌埂塞,你們最好相親相愛有話好好說;感情破碎了那就最好老死不相往來。要是碰上個稀稀拉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那痛苦和消磨人的程度,堪比得了不死的絕癥。
所以,不不不,牛媽絕對不贊成“愛情變親情”的說法。牛爸是我孩子的爸,我婆婆的兒子,我小叔子的哥,但他絕對不是我的什么親人。我們是沒有血緣關系的兩個人,從陌生人到相愛到結婚生子,把我們綁在一起的絕對不是親情,以前不是,現在不是,以后也不會是(那是什么?)……
牛媽有一陣子也擔心焦慮:怎么我們不像從前了?這種狀態持續下去,我們是不是就會漸漸不愛了?
偶像劇里的男男女女不停的撩撩撩,網上的情侶不停的秀秀秀,明星貴族的婚禮一場接一場,一場比一場豪……?讓你產生一種錯覺,愛情就應該是那樣的。
但你也知道,要是幾十年的關系一直保持在那種高調激情的狀態,就算你的心臟夠堅強,也夠耽誤事兒的。
有時候我們表達不準不是我們的感受有錯,而是缺乏正確的語言。
如果我說介于“愛情”與“親情”之間有許多層感情,沒有人會反對吧?就好像我說“我愛摳腳”,“我愛畫畫”,“我愛女兒”,“我愛和平”,這些都不是一樣的愛(廢話啊)。
這個問題可以請希臘人幫幫忙:
牛媽看希臘神話,發現智慧又悶騷的古希臘人為“愛”發明了三個詞:
Eros (厄洛斯)
希臘神話中的愛與情欲之神。就算不知道他,你也一定認識丘比特。厄洛斯和丘比特一個屬于希臘神話一個屬于羅馬神話,地位是一樣的。
Eros的意思是浪漫的愛,說白了就是熱戀之初強烈的生理感受,情欲之愛。
我們一般口頭上說的愛情,四處能看到的能拿出來秀的恩愛,基本上都是Eros。
舉幾個栗子:
說到秀恩愛,小S一開口,微博喊話啊九宮格啊什么的都弱爆了:
歐美這一對也是行走的荷爾蒙,看身材好原諒你們了
送個鉆戒啦,包包啦,秀的也是Eros(這樣的老公請給我來一打)……
還有粉絲們對明星偶像的愛,不管是老臘肉還是小鮮肉,男神女神,反正長得好看的基本都逃不掉。(不是羨慕嫉妒恨)
我們說“有情飲水飽”,Eros熱情強烈讓人神魂顛倒,不吃不喝不睡覺還每天神采奕奕。
牛媽剛和牛爸在一起的時候就因為這個有生以來第一次一個禮拜瘦了五斤。哪像現在,肉欲捉摸不定,吃肉的欲望確是每天都很強烈。
這么幸福的感覺,完美的減肥方法,你當然想讓它長一點,再長一點…… 你想盡辦法,大秀特秀,為了捕捉和保留那珍貴的激情火花……
可!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Eros注定是短暫的一種感覺,三個月,最多不出兩年,它就從熊熊大火變成小火星了!
并不一定,這時你們的感情可能發展成了:
Phileo (菲莉亞)
這個詞通常被翻譯成友誼,友情。但是在希臘文里的這個詞有著更深廣,更溫情的意思。它可以代表朋友之愛,手足之愛,師徒之愛,戰友之愛……可以說人類之間除掉性欲之外的愛,都可以包括在其中。它強大無比,一個人可以為了Phileo去死。
Phileo的產生是以人的品質為基礎的。忠誠,強大,溫柔,善良,能干……我們對有這些美好品質的人最容易產生Phileo。所以,你的老公/老婆哪天不叫你心肝寶貝改叫你”隊友“了,不用暗自神傷感嘆愛情已逝,而是應該去吃火鍋慶祝一下,你們的愛從Eros升華到Phileo了!
老人言:“找對象要找人品好的”;古人言:“娶妻要娶賢”。說白了就是:欲火燒完了以后,你得靠Phileo才能過好剩下的漫長時光。
明白了這個道理,你的男神女神把你迷得神魂顛倒欲罷不能的時候,你可以好好想想到底值不值得鋌而走險……
愿意為Eros折騰的人不少,比如這些大明星們。很難說沒有受到負面影響,但他們覺得值不值得,我們吃瓜群眾就不知道了:
普通人的話,跟著Eros走就是撞大運。運氣好的話余生消停不得癌癥抑郁癥。不走運的話,余生……也許就沒有余生了。就算你不明白,這位哥們也明白(哦,他已經不能明白了……):
現在超流行的“顏值就是正義”,“如果是我男神,家暴我也愿意”之類的的說法,牛媽聽后只能聳肩攤手:
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建議,人在青年時代就應該結束Eros,以Phileo為基礎建立各種關系,特別是婚姻。
可我們是凡夫俗子啊,誰年輕的時候沒愛上過幾個人渣呢!磕磕碰碰過來,經驗漸長,智慧也漸長就對了。
Phileo讓我們看見,當“愛情”這個狹隘的詞匯失效的時候,我們任然可以繼續去愛。
希臘人還有第三個形容愛的詞:
Agape
這個詞可以翻譯成慈愛,仁愛。這是對于弱小者的同情,或者對犯錯者的包容。這是古希臘哲學中最高級的一種愛,好比神對眾生的愛。
“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Agape)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Phileo)你。’耶穌對他說:“你喂養我的小羊?!?/p>
——圣經新約21:15-17
如果說Phileo是基于對美好品質的愛,Agape是對一個人的缺陷而不是長處的感受。它告訴我們,愛不僅僅是對美德的仰慕,也是對弱點和不完美的共情和寬容。
對我們凡夫俗子來說,最接近Agape的,就是母親對孩子的愛了
我們的“愛情”進入暮年的時候,也越來越接近Agape。年輕的時候,你愛伴侶的外貌,能力,個性,智慧…… 但是進入老年,一切都在衰敗和消失,但是你依然深深眷戀身邊的這個人,那種無限的包容和仁慈,是Agape。
相比于愛強者,愛弱者更難,更需要一顆無比寬厚無私的心靈。
相比于愛弱者,愛敵人更是難上加難。愛天下眾生,愛有罪的人,愛傷害自己的人,能做到這些的,就真是進入神的境界了。
對于這種西方哲學里的“神愛”,其實我們中國的老祖宗也早有類似的思想。
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在描述一種人人有大愛的理想的社會。這與孔子對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有了Eros, Phileo, Agape這三個詞,我們對“愛”的解釋是不是更豐富了呢?當你想說“愛情變親情”的時候,是不是有了更準確更美好的替代品?
好了不鬧。牛媽想說的是,古希臘人聰明的把籠統的“愛”的概念,分解成了不同的要素。我們在他們的指引下,也許能看見生命中有比我們原來單一的詞匯所教會我們的,還要更多的愛。
最后,祝大家七夕情人節愉快!生活甜蜜Eros滿滿!(咦)
牛亂七八糟 2018年8月17日 于西雅圖
本來牛媽是打算蹭熱度,輕松撒把狗糧的
沒想到寫成了一篇愛的論文
吭哧吭哧費勁的畫完,七夕都變八夕了
我都為我這黃花菜都涼了的速度捉急
不過愛是永恒的主題嘛,啥時候都有溫度,對吧
看更多的故事就關注我的公眾號吧,我Phileo你 <3?
微信公眾號:牛亂七八糟畫故事(ID: niuluan78z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