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張張知識。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為什么我們動起來這么困難,你現(xiàn)在看這篇文章,應該也是處于坐著或者躺著或者趴著的狀態(tài),應該沒有人會在運動的時候看這篇文章吧!實際上如果你和大多數(shù)人是一樣的話,那么就算你沒有看這篇文章,你也不太愿意動起來,其實這不是中國特有的,根據(jù)調查,美國有3/4的人沒有達到建議的體育運動量,實際上別的國家也差不多,有的還可能運動量還更低。
這好像聽起來是一個問題,因為我們經(jīng)常聽到生命在于運動,或者說運動使人健康這種說法,所以相對于保持經(jīng)常運動的人,不運動的人則更容易產生焦慮心理,長時間不保證適量運動還會造成記憶力下降,壽命縮短,睡眠質量差等各種問題。根據(jù)科學研究缺乏運動還會增加患癌癥,心臟病,糖尿病,中風,肥胖癥,老年癡呆癥等各種疾病的幾率,所以如果我們全部都保持正適當鍛煉的話,那么全世界的死亡人數(shù)每年都會減少500多萬,相關的醫(yī)療支出也會減少500億美元。不過,這看起來很容易,但實際上非常難做到,為什么呢?后面我會說到。
因為如果需要經(jīng)常保持鍛煉的話,那我們需要跟我們的基因做斗爭。這一切都要從我們的祖先說起,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耗費大量體力覓食來維持生計,不覓食的時候我們就盡量保持不動,這樣比較節(jié)省體力,在下一次狩獵的時候,我們可以精力更充沛一點,這樣我們在狩獵,覓食,生存和繁殖方面才更具有競爭力。
經(jīng)過科學研究不同的基因決定了人對運動的熱愛程度,并且這些都是可以遺傳的,也就是說我們的祖先基因里面就有惰性,而惰性這種基因就世世代代遺傳下來,傳到了我們這兒。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不需要再通過投擲武器、追趕來覓食了,所以我們的惰性就開始占據(jù)了上風,當然運動的人還是有的,他們?yōu)榱私】当3诌\動,但這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好像動力并不足,因為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比我們的祖先要舒適多了,我們不需要再經(jīng)過激烈的運動去覓食,我們也不需要跑得比動物還要快,坐在家中不愿意做飯都可以通過外賣來解決,減少運動好像并不會導致我們有什么很大的損失。
但實際上缺乏運動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容易得各種各樣的疾病,所以也有人提出在我們生活日常生活中加入更多的非鍛煉性運動,比如選擇走樓梯而不坐電梯,選擇走路而不坐車,把游戲變成運動競技類,這樣就會促進人們運動。
所以為了健康還是應該多運動,但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的運動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還是要增加自己的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