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春節開始跑步,從一個從小就對體育有陰影的人,到9月17日跑完了人生的第一場馬拉松,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記得一篇叫做《跑過馬拉松的人生究竟有什么不同》的文章里曾經提到,據說世界上有兩種人:跑過馬拉松的,沒跑過馬拉松的;人生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跑馬拉松前和跑馬拉松后。
如今我終于跑過了馬拉松,仔細回想一下,生活似乎并沒有太大的不同,日子還是那么過,上班下班,吃飯睡覺。若真有什么不同的話,更主要的體現在精神方面的收獲。
一、直面痛處,踏出舒適區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足為人道的缺點。我身上的一大缺點,就是體育特別不好,這幾乎成為我心上的一塊痛處。我從小就是一名體育特差生,把體育補考這項偉大事業堅定地從入學堅持到了畢業。
所以,我雖然很早就讀過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對于跑步,一直心向往之,卻一直無法擺脫心中對運動的恐懼。就這樣,我一直沒能邁開雙腿,開始跑步。
今年春節,舅舅來我家做客時,向我安利他跑步以來的各種好處。他從去年7月開始跑步,跑步以后瘦了N斤,身體狀況也變好了。于是,在舅舅的影響下,我決定給自己一次機會,直面心中的痛處,踏上了跑步的征程。那時,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希望今年能通過練習,跑下一個半程馬拉松。
人生就是這么奇妙,當我決定直面痛處,踏出舒適區時,我還不知道,原來我可以跑這么遠。
二、你需要給生活一個目標
于是,從春節開始,我自己從1公里開始跑,慢慢地加公里。跑的時候我很隨性,興之所致就跑一跑,多的時候可能一周跑三四次,少的時候可能連續20多天都沒跑。下班回到家,會因為累了、冷了、刮風了等各種借口就不跑了。
后來,我非常偶然地得到了一個在4月24日可以參加7.5公里輕越野比賽的機會。那時,我的跑步水平剛剛到3公里,5公里對于我來講都是一件非常挑戰的事情。為了實現順利完賽的目標,我給自己制定了隔一天跑一次的備戰計劃。備戰的時間雖然短暫,卻讓我體會到了目標的重要。
之前我跑步時由于沒有目標,所以也缺乏規劃,只是隨性亂跑,堅持跑步并不容易。這一次,因為有了參賽的目標,我開始要求自己按照計劃來訓練,跑步一下就變得不變隨性,容易堅持起來。那一刻,我意識到了目標對于生活的重要性。
三、事情真的沒有你想的那么難
4月30日,我又給自己報了一個線上半程馬拉松,想著自己試一下,跑不下來也無所謂。
沒想到,這次我一邊跑步一邊問路,竟然真的把半程馬拉松跑了下來,并且成績不錯,提前完成了今年的跑步目標。要知道,在半個月前,我還在為能否完成7.5公里而犯愁呢。
我所做的,只是勇敢地試一下而已。通過這一試,我發現很多事情真的沒有你想得那么難,之前我沒有去做,都是自己在給自己設限,因而不去嘗試,錯失了生活很多的美好。
也就是從那刻開始,我悄悄地將今年的跑半程馬拉松的目標,改成了跑全程馬拉松。
四、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運
5月,我報名參加了在大興舉辦的線下半程馬拉松比賽。當時,我已經跑完了線上半馬,知道自己有實力可以跑下來,只是想參加一場比賽,感受一下比賽的氛圍而已。沒想到,當時的這個無心之舉,竟然成為我后來能夠有幸參加北京馬拉松關鍵性的一步。
7月,萬眾矚目的北京馬拉松開始報名。北馬是全國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是國內跑者心中必登之殿堂。今年報名門檻再次提高,號稱史上最殘酷的馬拉松報名。官方不承認線上馬拉松成績,而且,之前沒有6小時全馬完賽經驗,或3小時半馬完賽經驗的跑友,根據沒有資格報名。幸好,我之前報名參加了大興的半馬,才得以有幸報名。
在66576名報名選手中,只有30000名跑者有幸獲得參賽資格,中簽率不到50%。讓我沒有想到的是,8月9日公布抽簽結果時,我竟然幸運的中簽了。能夠這樣幸運,真該感謝之前努力的自己。
五、不斷練習,突破習得性無助
得知中簽的消息時,離比賽還有六周的時間,我開始加緊練習。由于今年5月,我第二次跑半馬臨近終點之時,竟然有種力竭之感,所以我對長距離的跑步有了心理陰影,之后一直沒有再跑過長距離。
8月27日練習時,我輕松地跑完了25公里。9月4日練習時,我第四次跑半馬,竟然跑出了個人的最佳成績。我驚訝的發現了自己體能的進步。
我忽然發現,自己就差點就掉入了心理學上所說的“習得性無助”的陷阱。它是指一個人經歷了失敗和挫折后,面對問題時產生的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從而不再嘗試,放棄努力。
其實,面對這種現象,我們完全可以選擇過一段時間再去嘗試。因為過一段時間,也許你的能力就增加了,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但是其實你已經可以輕松應對當時的困難,解決當時的難題了。
六、你不需要有十足的把握,再去做一件事
半程馬拉松的距離是21.0975公里,全程馬拉松的距離是42.195公里,然而半馬與全馬,并不僅僅是一半距離的差距。全馬的主要特點在于,30—35公里是身體代謝的一個極限點。超過這個極限點,很多跑者可能產生代謝紊亂、氧化應激等反應,俗稱“撞墻”。在跑全馬時受傷、甚至死亡的概率更高。
說實話,我在參賽之前跑過的最長距離是25公里,對跑全馬并沒有把握,因此內心十分的緊張,就像是要面臨一場重大考試的學生一樣,有種如臨大敵之感。之前,我總是喜歡在一件事有十足的把握時再去做,這樣才不會失敗或丟人。而這一次,似乎是我生平第一次要去做一件沒有把握的大事。對此次參賽,我只要能在規定時間6小時15分內跑完全程,就算完成任務,皆大歡喜。
9月17日,當我懷著忐忑的心情終于跑完全程馬拉松時,我才發現,原來馬拉松并沒有我想得那么難,那么遙不可及,我并沒有遭遇傳說中的撞墻期、抽筋、受傷等。原本我也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在最后幾公里精神上必會經受巨大的痛苦,然而這種痛苦也并沒有出現。
原來,所有的困難都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之中,我只在最后幾公里時感覺有些疲憊而已,在很多跑友都在后半程疲憊之時選擇走路的情況下,我堅持著跑完了全程。
回望整個跑馬的過程,我已經不再是出發時那個完美主義的我。我知道,一件事,只要你有五成把握,你就可以去做了。甚至,即使你連五成的把握也沒有,也沒有關系,因為只要你想,就會創造奇跡。
跑馬拉松就是一場修行,每個跑過的人都有自己的感悟:
朋友說,我越來越發現一件事情,有時候我們遇到了困難,往往是心里恐懼讓我們不敢跨越,一旦你真的迎難而上的時候,你會發現并沒有你想的那么難,渡過去就會有好結果。我現在做任何事都帶著這樣的心態,總會跨越很多障礙。
村上春樹說,越是不想跑步的時候,越是要去跑,因為這就是長跑者的信仰。
1968年的波馬冠軍說,在跑步的過程中,比別人跑得快或慢都不重要。跟著自己的節奏跑,關注自己前進的道路。你并不會失敗,因為這并不是一場與他人的競爭。唯一的對手只有我們自己。越前進,越勝利。
跑得越多,領悟得越多。如果你也想有自己的感悟,那么別猶豫,跑起來吧!跑步的路上,你會收獲無數的驚喜和一個更好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