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自習,從天雨做的詩歌裝置作品《捉迷藏》看過去,同學們都在認真的看自己的書,有著安靜的美。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天雨做的詩歌裝置作品《捉迷藏》:
? ?捉迷藏 ?圣野
小妹妹跟風
捉迷藏
小妹妹問風:
藏好了沒有
呆了好一會
沒有聽風說話兒
小妹妹就從墻角后
跳出來找風
找來找去找不到
忽然“嘻”的一聲
風在一棵樹上笑起來了
有一張樹葉子沒站穩
給風一笑
掉下來了
小妹妹連忙跳過去
把葉子捉住,問它:
風呢?
葉子紅起臉孔說:
我也不知道!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我們學習杜甫的詩《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整首詩簡潔、質樸,明白如話,但在平淡克制的文字后面,卻蘊含了極深的情感和感人至深的美,開頭兩句沒有直接寫戰爭,一個“斷”字,一個“邊秋雁聲”,讓人清楚明白的感受到戰爭的緊張氣氛,第二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簡直是寫絕了,秋夜的寒意、內心的凄涼、思鄉的情緒就在這簡單的文字中彌漫開來,浸人骨髓,這才是詩歌的意境。第三句“無家問死生”簡直是催人淚下,戰爭的殘酷今人心碎。杜工部后期的詩歌,越來越簡單質樸,意境卻越來越高,比如,我特別喜歡的那首小詩《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所有的世事滄桑,所有的人生起伏,所有的唏噓感慨,都化作簡簡單單的四句詩,但讀起來卻波瀾起伏撼人心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同學們抄的詩歌《月夜憶舍弟》。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學完《月夜憶舍弟》后,同學們各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背誦這首詩,甘如夢喜歡一個在墻角背誦,陳秋杭和天雨則喜歡坐在自己的桌子前背。
圖片發自簡書App
黃夢玲和甘玉彤喜歡站在窗前一起背誦。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甘永光和趙皿喜歡在走廊上走來走去的背誦。
圖片發自簡書App
詩歌是美的,喜歡讀詩歌的人也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