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是個特別注重輸贏和結果的人,一直以來我都信奉“過程不重要,結果才是最主要的?!?/p>
其實很多人都如我這般,因為我們從小就看了不少“成王敗寇”的故事。
這段時間,也恰好是我寫作的低迷期。
不是瓶頸期,并非是沒有素材可寫,并不是寫不出文章了,是我的心理狀態。
早先我加入了幾個作者群,終于發現“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句話簡直是至理名言。
有95后的小姑娘已經出了兩本書了;有剛寫了不到三個月就簽約的;有才發表了四五篇文章,卻篇篇都是爆款的;有被出版社邀請出書的......
我關注了幾個非?;鸬墓娞?,發現有幾個作者的文章經常出現在推送里,于是我關注了她們的公眾號,發現人家也都打理的井井有條。
于是,我迷茫了,開始懷疑自己了。
她們沒有提到自己有多努力,所以我斷定她們是天分比我高。
我投稿,被拒!再投,石沉大海。
她們的名字依然每天出現在推送里,我投的稿依舊屢屢被拒。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想,寫作這條路可能真的需要天分,我可能真的不太適合。
然后,奧運來了。
杜麗沒有獲得首金,孫楊得了銀牌,大呼可惜,郭文珺也未正常發揮無緣決賽。雖然我們的心態已經好了很多,不再只盯著金牌,但還是有些慌了,然后首金出現了。
請不要點破我的無知,之前我真的不認識這個姑娘。
其實很多人看到消息后,第一反應都是:“這個姑娘是誰?。俊?/p>
網上搜索她的名字,信息真的不多,大多還是因為首金而新發布上去的。
“心態好”是我們對她的統一評價,云淡風輕,不驕不躁。
“想的少”是她自己的總結,但是她對比賽的預案做的很多。
當然,也有客觀因素。那些得過金牌的運動員和種子選手,真的很難做到沒有壓力。不是他們心理素質差,是身上擔負了太多期許的目光,很難讓人忽略掉。
而作為新人的選手就沒有這個壓力,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優勢。
因為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因為沒有那么多的眼睛盯著,他們完全可以平常心對待,沒有緊張情緒,沒有負擔,輕裝上陣,有時候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績。
于是我懂了:新人的時候,還沒有取得太多成績的時候,未嘗不是最好的時候,因為不會被太多的外界因素所累,因為輸得起。
這是位96年出生的姑娘,在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半決賽中獲得第三名。
她突然火爆的原因并非因為取得金牌,而是她豐富多彩的表情和采訪回答。
聽聞自己的成績后她說:“58秒95?我以為是59秒,我游這么快?我很滿意。”
記者問她今天這個狀態有所保留嗎,她說:“沒有保留,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了?!?/blockquote>記者問她現在是否已經恢復到以前的自己了,她說:“我用了三個月去做恢復,鬼知道我經歷了什么,真的太辛苦了?!?/blockquote>記者問她是不是也對明天的決賽充滿希望,她說:“沒有,我已經很滿足了?!?/blockquote>她火了,不是因為金牌。
采訪結束后,一天時間,她的微博粉絲數由原來的20多萬漲到了180多萬,評論由原來的幾百條漲到了十幾萬。
因為從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精神,大家稱她是“一股清新脫俗的泥石流。”
真實,可愛,心態好。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少了套路,多了真誠。
她讓我們明白原來運動員也可以這么表情豐富,這么萌。
她沒有把獲得金牌當做首要目標,她更看重的是超越自己,知足常樂。
她以為是59秒,結果是58秒95,她超級開心;這是她最好的成績了,她一再表示很滿足。
繃得太緊,往往適得其反。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滿足,能用幽默的語言向別人訴說自己曾經的辛苦,并不代表驕傲,并不是不再努力。
我已經不會再一遍遍點開金牌排行榜看排名了,我也不會再懷疑自己適不適合寫作了。
這兩位姑娘已經讓我明白,急功近利是要不得的。
放松心態,努力前進,不過度宣揚自己的付出但要尊重自己的付出。
不和別人攀比,沒有一點用途。
勇于超越自己,這才是真正的進步。
成功時,平常心對待,知足常樂。
失敗時,一笑而過,再接再厲。
你負責努力就好,至于精彩,上天自有安排!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