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有些焦躁,心里有些自責的念頭冒出來...
怎么又給自己安排這么多事情呢?明明已經很累了,時間已經不夠用了。
這個念頭一被書寫,瞬間失去了力量。
心里轉念想到:“事情就是一件接著一件地發生,慢慢來吧,盡自己的努力去做就好了,放下對結果的擔憂。你選擇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既然都想去嘗試去完成,那么就投入去做吧!”
腹部有股不舒服的力量在升起,這個力量的源頭來自“投入”兩個字。
我還是對某些事情感到害怕,我想這就是焦慮深層的一部分。
這股力量讓我不敢前行,停留在原地,像是陷在淤泥里。
哎,做不好,什么都做不好怎么辦?
做完了,別人不喜歡怎么辦?
即使都完成了,又把自己累慘了,這樣真的好嗎?
擔憂、擔憂,全是在擔憂。
腦海中出現一多半全是擔憂的念頭。
它們飄來飄去,讓我腸胃不適。
偶爾也會刮來一陣清新的風,啊,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啊。
比如先解決沙發套的問題,房間就會整齊一大半,看起來會很清新干凈。
下一步的問題就是去選擇合適的沙發套。
自己選擇好了幾個款式,又開始陷入糾結中,這個花色不錯,這個也不錯,選哪個呢?
哎,要他們都滿意才行,畢竟是為他們買。
既然這樣,那就選好自己喜歡的幾個,發給他們也看看,讓他們最后決定。
當想好了解決的步驟,就會從焦慮的思緒漩渦中暫時掙脫出來。
面對問題,尋求實際的解決方案,比陷入在焦慮中,更會給人力量,但這股力量也是暫時的。
當解決方案在實施時,又遇到問題,焦慮的惡魔還是會出現,啊哈,你可別想逃過我。
焦慮時,身體會發緊,腸胃會緊縮,手會不自覺地撓頭、撓頭,頭腦中也隨即產生各種對事情的糟糕預測。
問題來了,是先有情緒后才有負面的想法,還是先有想法而后才有了情緒,誰先誰后呢?
仔細想來,身體不適時很容易會產生糟糕的想法,而想法的出現,又加劇了情緒能量對身體的破壞。
這還真是個雞生蛋、蛋生雞式的問題。
突然想到心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不管是先有想法還是先有情緒,一切都如夢幻泡影,來去無蹤,何必執著。
不舒服的感受升起,看到了,放它走,不抓住它,不認同它。
負面的想法出現了,看到它空的本質,看到它只是頭腦制造出的習慣性念頭,放它走。
不進一步產生破壞身體的負面情緒能量,這些能量都是因為執著而生,當愿意放下,它就會變成流水、變成清風,只經過我們短暫地交融,然后流逝飛揚而去。
所以,不認同、放它走或許才是終極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