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今日話題】伊穆
兔姐接到了一個采訪任務,去剽悍讀書營采訪幾位素人,作為每日話題的素材。接到任務后,兔姐展開了對素人伊穆的采訪。本以為1分鐘可以搞定,然后兔姐就可以吃吃吃,買買買去了,結果......
(慘烈的采訪現場來了)
兔姐:(微笑)伊穆你好!我的第一個問題是,如果滿分是10分,你給自己的2017年打幾分?
伊穆:(沉思)額,這個好難說啊......
兔姐:(一臉懵圈)為什么呢?只是讓你打個分而已哦。
伊穆:說到打分的話題,我想起了學生時代班級的量化管理,學校從各個方面去考察班級,鍛煉學生,通過這樣的競爭機制,讓大家提高對班級的責任感,團結一致把班級建設的更好。通常以一個月為時間單位,還會有一面流動紅旗,今天到你班,明天到我班。量化管理是一種很直白的方式,班級成績、衛生、紀律、集體榮譽等等都背細致地列出來,大到班級的整體考試成績,小到衛生區的一片漬紙,它們都是分數增減的關鍵。成人的世界里,類似的打分也不鮮見。年終考核、績效打分、KPI這些名詞大家都不陌生。所以,我們從小到大都生活在一個打分的世界里,接受著他人對我們的評判。
兔姐:(這妞怎么扯這么遠)怪不得,原來你在發散思維啊。的確,打分這個事情在生活中很常見。但是大多數時候是別人給我們打分,那么自己給自己打分,你怎么看?
伊穆:我覺得自己給自己打分,是觀察自我,自律自省的一種方式。我們拋開其他的標準,在自己的價值體系里為自我認真評判。這和別人打分既有區別,也有聯系。
兔姐:可以具體再深入一下嗎?(天,我為什么要問這一句,難道是記者職業慣性)
伊穆:(笑開花)當然當然,兔姐耐心聽我說哈。
首先,自我打分,需要一個評價標準。這不像考評,有嚴格的評價標準。自我的評價,標準源自你的內心。收入情況、工作狀態、業績成就、外形提升、內涵修養、感情狀況、家庭關系、同事相處、交友情況等等,到底選擇哪些方面作為標準?要知道,不同的評價標準下,你的得分情況可能存在很大差異。比如,今年業績不錯,你可能賺了很多錢,可是,因為工作太忙,忽略了家人,孩子對你的意見很大,這時候每一項的得分出入就很大了。
第二,自我打分,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則。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對自己評價這件事,真的能夠做到客觀公正嗎?答案誰都很難說。因為每個人做人的原則、處世的標準是不同的。雖然在基本的三觀、普世的價值觀中,大多數人都能保持一致,但是遇到具體的問題,三觀差異有可能導致強烈的分歧。所以你覺得自己好,別人不一定這么想。當然,你認為自己慫,也許在別人眼里是英雄。
第三,自我打分,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導向。打分的目的,是對過去的總結評價。分數出來之后,能產生什么樣的效果,比如,有沒有給自己起到激勵作用,或者警示作用,有沒有迫使自己思考自身問題,想出改善的方法。如果分數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而不能夠引起你的深度思考,那么打分也沒什么太大的意義。我認為一種可行的方式是,規劃好自己的打分標準,看看做到滿分的自己應該是一種什么狀態,然后,根據未來預期的理想狀態倒逼自己行動。
兔姐:(趕緊收住話題)哇,你還是很有自己想法的嘛,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是說了那么多自己的理論,你到底能給自己打幾分呢?
伊穆:對于我來說,2017年的得分情況可以這么算:
學業成績:10分
收入狀況:2分
工作狀態:5分
業績狀況:2分
感情生活:5分
家人關系:8分
朋友關系:10分
外形提升:2分
內涵修養:8分
兔姐:哦哦,那我來算算,10+2+........
伊穆:兔姐不用算啦,我的2017年得分是10分。
兔姐:(再一次懵圈)額,我有點懵圈,這又是為什么呢?
伊穆:2017年完整的過去了,對于我來說,就是生命中獨一無二的一年,今后我不可能再去經歷感受和重復,所以,我的2017是滿分。
兔姐:(內心是崩潰的)哈哈,你可真會自圓其說。按你的邏輯,沒理也都是理了。
伊穆:那是那是。最重要是我自己開心。
兔姐:(心中一萬個無語)那進入讀書營,你給自己打幾分?
伊穆:還是先暢想一下,2018年在讀書營,10分的我應該是什么樣子:
1、日更簡書
2、多鏈接朋友,并經常交流
3、樂于分享自己的作品,比如文章、朗誦等等
4、極致踐行進步目標
5、千聊分享能吸引到一些聽眾
6、開通并打理公眾號
7、能在群里做讀書分享
8、參加極致踐行者大會
9、學到更多寫作技巧
10、發現未知和可能性
所以,根據上面的目標,進入讀書營的我,暫且打個1分。
兔姐:為什么這么少???
伊穆:因為要給自己很大的進步空間啊。以后的十個月,應該是螺旋式上升。我希望結營的時候,能看到10分的自己。
兔姐:(長舒一口氣)那希望你能和讀書營的其他伙伴們一塊進步,記住貓叔的18字箴言——讀好書,見牛人,勤寫作,愛分享,重踐行,常利他。祝你成功。
伊穆:謝謝兔姐,辛苦啦!
(艱辛的采訪終于結束了,兔姐想,這丫頭一定得劃入自己的黑名單,話真是太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