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這三個字,也許你不太了解,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是,對于以下的經典語錄,你或許并不陌生:
1.想要忘記一段感情,方法永遠只有一個:時間和新歡。要是時間和新歡也不能讓你忘記一段感情,原因只有一個:時間不夠長,新歡不夠好。——《面包樹上的女人》
2.總有一天,你會對著過去的傷痛微笑。你會感謝離開你的那個人,他配不上你的愛、你的好、你的癡心。他終究不是命定的那個人。幸好他不是。——《謝謝你離開我》
3.寧愿高傲地發霉,也不要委屈地戀愛。——《流浪的面包樹》
4.愛,從來就是一件千回百轉的事。不曾被離棄,不曾受傷害,怎懂得愛人?愛,原來是一種經歷。——《擁抱》
5.一個人自以為刻骨銘心的回憶。別人也許早已經忘記了。——《流波上的舞》
張小嫻素有“全世界華人的愛情知己”一稱,其文字也一直被用來和亦舒,嚴歌苓,安妮寶貝等進行比較,其微博粉絲也已經有一千多萬。
而百度百科的介紹如下:
張小嫻,1967年11月3日出生于香港,香港女作家。畢業于香港浸會大學,1993年為《明報》撰寫“嫻言嫻語”專欄文章;1994年,在《明報》連載《面包樹上的女人》;1997年5月,《荷包里的單人床》進入香港暢銷書排行榜首;1998年,創辦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雜志《AMY》,任總編輯至2008年;2005年,作品《Channel A》系列中的《那年的夢想》改編成22集時尚都市情感劇《如果月亮有眼睛》,成為第一部被搬上熒屏的作品;2013年8月,推出愛情主題書《你終將愛我》;2014年4月,推出散文集《那些為你無眠的夜晚》;2015年,推出小說《致遺忘了我的你》、《你會想念你自己嗎》。
說實話,張小嫻的書我讀的并不多,但其文筆的細膩和對感情中人物的刻畫,尤其是對愛情的描寫,除了亦舒太太,香港也確實沒幾個人可以比擬。
家里珍藏了一本《張小嫻散文集》,還是高中那年生日時朋友送我的,時隔多年再次翻閱時,竟也不覺得過時。每篇散文字數幾百,閱讀時間不過一兩分鐘(音頻版本請至荔枝FM:簡安),不管主題是什么,她總是能用簡短的文字告訴你一些道理,她的文筆不犀利,有的只是淡淡的溫馨和暖意。
今晚,陪你一起讀張小嫻(散文集)!
“男人為什么害怕承諾”?相信在很多女性的認知里,她們覺得男人是不怕承諾的。因為承諾對男人來說,不過是一句話而已,說過了,也就過了,聽聽就好,誰認真誰就輸了。可是張小嫻說:男人害怕承諾,是因為他不是太愛那個女人,也是因為他太愛那個女人。——《男人為什么害怕承諾》p.33
你還記得你十八歲到二十四歲的戀愛嘛?或者說,你憧憬過這個時間段你的感情狀況嘛?作為一名十八歲不曾戀愛,二十四歲亦是單身的適婚女青年,似乎讀懂了張小嫻筆下的對已過二十四歲的“這是投資保值的時期”的定義:十八歲到二十四歲,這個時候,戀愛是為了戀愛,不是為了結婚。到了二十五歲,這個時候,戀愛是為了結婚。不打算和她長相廝守的男人,最好不要妨礙她。——《十八到二十四歲》p.71
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時候?說真話,我是個有點理性又有點感性的人。理性是指對自己,感性是指對別人,因為自己的事情哭的次數其實并不多,因為別人的事情哭的卻不少,比如某個故事,某段話,甚至某個人帶來的感動,都能讓我流淚。而距離上一次哭,其實就是昨天,因為看了一個有著共鳴的小故事而止不住的流淚。張小嫻說:哭過一場,你會舒服很多。哭是不分年齡的,如果實在哭不出來,就找個男人來打一頓吧。——《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時候?》p.108
你有沒有曾在感情里受過傷害?那是種怎樣的傷害呢?以前我以為傷害是來自于具體的某件事,比如暴力,比如劈腿,比如謊言,等等。因為我覺得若是沒有具體的傷害事件,又怎么能夠證明這些是傷害呢?又該如何說出口呢?私心說,我寧可所有女孩都不會在愛情里受到傷害。張小嫻說:愛情受傷跟身體受傷不同,不會有一個創傷報告。這種傷害,要怎么說呢,一開口就想哭。——《他有沒有傷害了你?》p.110
昨天我剛更了篇《你為什么要堅持嫁給/娶愛情》里面最后一個讀者回:都說這是個吃“感情快餐”的時代,也都說這是個最靠不住的時代,尤其是什么狗屁愛情。說實話,這是個與我們父輩不同的時代,父母那輩或許沒有愛情,卻有從一而終的感情和婚姻。而現在的社會,多了很多誘惑,也多了很多沒能抵得住誘惑的人,尤其是在感情方面。
我們的道德底線甚至已經能很容易的接受或者說不得不接受這樣的事實,比如一腳踏兩船的人,比如出軌,比如僅走腎不走心,而對于一腳踏兩船的人來說,張小嫻是如此認為:第三者也許是最痛苦的,卻不是最孤單的。最孤單的是一腳踏兩船的那個人。一腳踏兩船而不覺得孤單的,不是好人。一個好人,一腳踏兩船,從此以后,才體會到什么是孤單。——《一腳踏兩船的人孤單》p.249
你有沒有害怕的事情?你有沒有過那么一瞬間,想要嫁給某個人?你有沒有想過你害怕的事是最終沒有嫁給那個人?其實,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有過那么一瞬間,想要嫁給某個人。張小嫻說:我最害怕的事,是我最終沒有嫁給你。我的歲月因為有你,而有歡愉。我并不害怕,是你最終沒有娶我。我是寧愿由你來負我。我無法負你。——《沒有嫁給你》p.394
這就是張小嫻。那,張小嫻是一個怎樣的人?
她比她的作品開朗,她的文字比她本人溫柔。她不是個厲害的女人,她一度以為自己是個熱情外向的人,后來才知道自己是個冷靜而內向的人。她最怕別人以為她是愛情專家,她跟大家一樣,都是在愛海浮沉的人。
作者簡介:簡安,90后偽法學金融女,喜歡一切美好的事物,有傲骨無傲氣,堅持以手寫心,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