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5月2日師北宸21天寫作訓練營V2舉行開營儀式。
5月3日進行第一個作業任務。
5月24日師北宸老師在一直播進行21天寫作訓練營畢業典禮分享。至此第2期寫作訓練營正式結營。
5月22日我完成了最后一個作業,系統自動生成了結業證書(哎呀,生成太快了,人家最后一篇還有人點贊沒統計上呢,后來發現結業證書是實時更新的)。
在第2期寫作訓練營中,我用了15天時間,完成18次作業(一定是有一天完成了3個作業,有一個作業偷懶),最后一篇被評為精選,收獲75個點贊。這個成績,對于能力還需提高的我來說,可以說很不容易了。謝謝小伙伴和老師的鼓勵。
回想一下整個第2期,關于作業方面,前面一大半都是有些蒙的,不太明白作業設置的目的。快結業的時候才算是反應過來了。
老師在5月21日第三周分享時,放大招,為學員準備了5條寫作出路,連同學們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都考慮了。這一點對大家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對于之前一直有所準備的同學來說,他們能牢牢地把握住機會,而我,還需要繼續學習。感恩老師。
5月31日收到潔哥一對一發來的畢業證書。心想,127份畢業證,一個一個制作,光粘貼名字也費不少功夫,還要一個一個發,得發127份呢,人與證書一一對應不能發錯,這工作量是很大的,謝謝老師、潔哥、機器人!你們辛苦啦!
總體來說,在這一期訓練營,我過得很吃力。
1.
并不是做作業吃力,僅僅是完成作業并不是特別困難的事。跳出作業之外,拿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才是考驗能力的關鍵。就像老師說的【完成任務和拿出作品是有本質區別的】。
由于我腦中的內容已在第二期全部用完,所以這期的寫作任務,只是重復了上期所寫內容,沒有新東西可寫。用老師的話說就是,寫來寫去只有這些材料。反映出我的短板是閱讀量太少,不一般的少,少得可憐。
這就比較尷尬了,寫作在短時間內就某個話題突擊練習是有用的。但是長期來看,必須持續不斷地輸入,積累大量閱讀和素材才可以完成。這是短時間內無法靠技巧完成的事。投機取巧是沒有辦法做到的,一寫就露餡了。
我現在不怕暴露自己的缺點,只有明白了自己弱點在哪里,才知道向哪個方向用力。我怕的是找不到方向。或者選擇太多,不知選哪個。所以老師要我們不斷地問自己:寫作的目的是什么?
2.
第2期過程中,我體驗了一項新的寫作相關技能,就是編輯文章,逐字整理老師每周作業點評分享。
我參與了6篇逐字稿的整理工作,這項新工作,占用了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也讓我由此開啟了每天4:30起床的旅程。但是,結果并不理想,我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基礎有多差。基礎薄,底子差就不做了嗎?當然不是。
第2期結束之后,我依然組織了小伙伴成立UGC小分隊(我覺得不應該由我來組織,我應該是被組織的對象,因為其他人的水平都在我之上),對之前未完成的分享進行整理。我的水平實在有限,僅僅是把逐字稿整理成用書面語讀得通的程度,無法達到更高的要求。
5月24號的閉營分享也僅僅是把逐字稿語音變成文字形式,有11000多個字,用了幾天時間,僅僅是把語音變成文字,我做不下去了。
我感覺用自己之前的整理方式,再怎么整理結果還是一樣。只好回過頭來,重新整理5月4日第一次的作業點評,這一篇的逐字稿已經由專業編輯大咖大頭敏整理過。所以我想把我自己整理的和大頭敏整理的核對一遍,應該可以發現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也一定能學到不少東西。
現在已進行到1/3不到,已有的學習點如下:
1.精簡句子,把多余的話刪掉。
2.標點顏色,句子中間的標點與句子顏色同,最后一個標點不用標識顏色。
3.標點符號用法,一句話說完要用句號。“可是”后面可不用逗號。
4.有些地方可以認不用冒號。
5.逗號可以減少。
6.人名可以不突出顯示,重點句要突出顯示。
7.一個段落表達一個中心思想,如果有兩個意思,可把說明性次要思想用括號括起來。
8.如果一段話,句子多,可提煉作者要表達的意思,重新組織語言,打亂原來句子順序。
9.提煉小標題。
10.一句話有時前后順序顛倒,可補充完整。
11.引用的話另起一行,用顏色或斜體標注。
.3
第1期結束后,小伙伴成立了一個100本書100篇讀書筆記的小群,當我準備把我看的書整理成筆記或寫成書評的時候,我發現我完全沒有頭緒,完全不知如何下手,不知道怎么寫。這讓我變得非常焦慮。
另外,還有寫文章的目標。
可以說整個第2期,任務是非常重的,完全做不過來,一邊做任務,一邊焦慮。不知這是不是寫作的另一種hard模式。
4.
對于老師給出的幾個方向,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明白自己現在最需要的是打磨練習基本功,我需要做的是讀、寫、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