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我更多的關注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成長的影響,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紀律片《鏡子》讓我第一次潸然淚下,似乎看到了緣于自己家庭的一個產物,也深感時代不同造就父母的角色,孩子性格定型前的童年階段和父母的引導密切相關,成年后孩子也要理解父母,通過不同的幾個問題孩子背后,看出了父母的縮影版,一種是把愛強加給孩子,不在意孩子的感受,每個孩子都處于年齡青春期,所謂的叛逆,希望嘗試,證明自己除了學習之外其他方面的才能,但是家長往往無意識的認為學習才是唯一的出路,什么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應該做什么都要聽從他們的安排,其實適得其反孩子更加不喜歡學習,學習是一種快樂建立在理解和相互陪伴上,那么從小的引導就很重要,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是需要時間培養的,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是慢慢建立起來的一樣,有正確的價值觀,但是不能絕對反對孩子,記憶中一位家長說要是早5年參加家長培訓就不會這樣,就像心理咨詢師說的一樣,考大學需要畢業證,考駕照需要駕駛證,唯獨為人父母或者夫妻沒要求證書,但是這些角色卻是伴隨我們一生的,反思這些角色都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孩子怎樣的性格大多取決于父母前期的付出和愛 而不是流走于形式的名義上的捆綁和束縛,尊重生命的開始就像尊重自己的靈魂一樣用心去灌溉!
有個孩子在父母都很有成就的家庭氛圍里長大,他才12歲但是言行舉止已經超越了他的年齡,深層的思想早熟的背后卻有顆孤獨寂寞,缺少父母的關愛,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就通過一些過激的行為反抗父母,也渴望自己在另一方面成功,卻背離了現實生活中自己實際能力,這個小孩是可以培養的,但是自己需要不斷成長有一個正確的感情觀,接納父母對自己的愛,父母也需要改變自己去正確引導孩子!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影子,許多年前,我一直糾結哥哥那么讓父母失望,就是至今都30多的他依然不講誠信,對金錢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對感情沒有真實的體會,很多經歷都形似浮云,這一切都源于他偏執的覺得自己要按自己的想法去過,遇到困難就想盡各種理由騙取家人的信任,就是父母傷心欲絕,就算失去誠信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就像小時候一樣,其他可以什么都不在意!
如果一個人只認錢,而忽視感情,又用錢去換取虛浮的人生體驗,真的很不理性!但是自己不認識問題,改變自己,其他人再怎樣都沒辦法。我也不會再因為他的話語而害他,再也不會為他的各種謊言買單!他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父母在我們那個年代外出打工賺錢養家真心不易,應該理解,但是老一輩的溺愛一不小心就習慣性的給予促成了不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性格影響一生,花費再多后期的感嘆都無法改變的現實!
孩子開始的生命單純的如白紙,父母就如素描,你可以不會畫畫也不用具備繪畫的天賦,但是卻不能不去學習,學習如何轉換自己的角色,學會真正的多花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家人和孩子。
每個人的前半生都有一定的姻緣關聯,盡力去做好適合自己的生活,就算沒那么富有,就算孩子成績一般,但是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知道自我的認知能力這點很重要!父母需要付出的就是修正自我,自己的心態成熟了再尋找適合孩子的成長方式去考慮和引導,沒有人能成為第二個同樣的人,所以接納不完美,愛是一種更深的體會和表達!
人生就像鏡子一樣,A面能反射出快樂的童年,B面也能清楚看見自己的樣子,明白自己想做的想成為的人,也許我們都在探尋真我的旅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