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也是在某個公眾號上推薦下入手的,陸陸續續讀了有1個來月,算是看完了,是個特別簡單的小故事,一個40多歲的小公務員,有社交恐懼癥,基本上很少與人交流,更別提女朋友了,一直單身,獨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
有一天部門裁員,這個倒霉蛋沒了工作,好在老領導給他推薦了個新的部門,去面試的時候,腦子缺根弦,迷迷瞪瞪的也沒聽清面試官啥問題,后知后覺的發現,自己半開玩笑似的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其實我覺的全書最精彩的地方恰恰就是開頭這個部分,作者把安德魯那種散漫,懦弱,喪,描繪的淋漓盡致,像極了我們第一次參加面試的時候那種尷尬和忐忑,那種狼狽的狀態會讓讀者覺的這個男主是不是智商也有點問題,或者是嗑藥了,可能有時候我們代入不了那種場景,想想失戀或者失業的時候,或者大病初愈,精神恍惚的時候,人難免會出現視聽幻覺。
總之,安德魯回答完問題,面試官覺的他是個很幽默的人。面試官問,你有幾個孩子呢?安德魯回答,有時候我自己都記不清有幾個了。
于是面試官就是安德魯后來的新領導,這個領導就像閑人馬大姐一樣,天天家長里短的,跟安德魯聊著他自己虛構的家庭。是的,單身多年的安德魯憑空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家庭,有個妻子和兩個孩子,就是為了在辦公室跟領導和同事閑聊時能有的聊。
然后,這哥們為了讓自己的故事和背景更真實,做了一張Excel表,把妻子和孩子的出生年月,性格,外貌,興趣愛好等等全都標注在表格里面,為了這份工作,也真是夠拼的,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但是有件事讓安德魯很苦惱,閑人馬大姐動不動要搞那種家庭聚會,說大家輪流坐莊,相互認識家里人,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安德魯一聽臉都綠了,他自己住在一個狗屋一樣的單身公寓里面,平時就好收集火車模型和聽音樂,再就是跟網友在論壇里聊聊火車啥的,這就是生活的全部了,整這種家庭聚會的話就直接穿幫了,然后會讓他在領導和同事面前顏面掃地人設崩塌。
他本想鼓足勇氣向大家坦白這一切,卻迷失在自己給自己編織的各種謊言里,一個謊言的開始就需要用無數個謊言去掩飾,加上安德魯性格內向木訥,他的謊言就顯得尤為老套蹩腳和無趣。
當然,安德魯的謊言只是故事的主線之一,小說里面還有大篇幅的描寫他的童年,他和家人之間的感情糾葛,尤其是跟姐姐之間那種若即若離的存在,一個想補救一個想逃離,最后演變成無休止的內疚和自憐,親情的破裂,戀人意外離去給安德魯脆弱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諷刺的是,他從事的工作是專門給沒有親人孤寡老人舉辦葬禮,仿佛孤獨終老是他天然的宿命選擇。大多數時候,葬禮的現場只有安德魯和牧師兩個人,他每天都要從事這種詭異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來了個新同事,佩吉。
終于引出這本書的標題,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了,本以為自己已經失去了愛與被愛的能力,卻終于像枯木逢春一樣,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從此生活也有了苦辣酸甜的滋味。
安德魯慢慢勇敢起來,變得更加自信和自愛,即使新的裁員的通知下來也可以坦然面對,這中間他主動約網友出來見面幫他組織家庭聚餐,仗著酒勁修理混蛋同事,專心致志為心儀的佩吉制作音樂專輯,到最后他終于當著所有人的面揭開自己深埋的謊言,并揭露了無恥的姐夫敲詐勒索的可惡行經,安德魯破繭成蝶一般,活出了另一個自己。
當我們看到文學、影視作品主人公發生蛻變的時候,自己的腎上腺素也飆升,仿佛跟著角色一同完成了升華,在現實里面,一個自卑懦弱、經常被霸凌嘲笑的孩子長大后從事著普通普通的工作,對周圍的一切保持唯唯諾諾的姿態,有一天他敢于走出自己所謂的“舒適區”,(其實自我保護的緩沖區),敢于去做自己平時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是多么艱難的事情。
都不必說取得多大的成就,可以選擇新的生活,勇敢的選擇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哪怕自己曾經有多么不堪,多么失敗,也始終不放棄追求幸福的權利,這本身已經是一種很大的挑戰了。
畢竟生而為人,我們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的滄海一粟,普通至極甚至卑微到塵埃里,難得的閃光可能足夠在我們自己的世界和維度里面光芒萬丈了。
本來這本書在討論一種孤獨和陪伴的狀態,生生讓我理解成一種“當幸福來敲門”式的勵志作品,安德魯當然也沒有弱到那么一無是處的程度,在愛的人眼中,他也可以變的充滿創造力和想象力,富有幽默感和正能量,堅強勇敢,耐心踏實,簡直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因為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我們都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