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月二十六日兒子拿回了一些幼蠶,說是老師給大家養的。之前家里也養過一次蠶,但當時婆婆和我們住在一起,都是由她在打點;小時候家里養蠶的事已經很遙遠,記憶里已模糊,所以對于養蠶本身,仍得從頭學起。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我們把小蠶放在一個鞋盒子里,小心翼翼地給它們鋪上一層嫩嫩的桑葉。小蠶其時很小,褐色的身體懶懶地一動不動。而過一段時間去看,桑葉已經支離破碎,很難想到它們是如何懶懶地啃食桑葉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因為上班的緣故,每天只給小蠶喂食兩次。每次喂食的時候,兒子都坐在旁邊,看。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我們查閱了很多關于蠶的知識,講到蠶要經過四眠才可以成熟結繭化蛾。蠶在不吃不喝兩天之后,才會慢慢褪去身上的舊衣服。可能正因為對此事的無知,還有就是對書本的無條件信任,我把休眠兩天以上的小蠶給扔了,以為它們已經死去。得知自己的錯誤是二眠時候的一條蠶,已經休眠3天仍無動靜,然而因為它長大了一些,我能看出來它還活著,所以沒有輕舉妄動。果然它在一天后開始蛻皮,然后鮮活過來,沙沙沙地開始吃桑葉。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四月二十一日,鞋盒里有八條蠶,大小不一,生龍活虎。最大的蠶身體很飽滿,些微透出些亮色來。婆婆早上過來,告訴我這個蠶快要吐絲了。我很詫異,好像才過了三眠而已。
? ? ? 同樣的出生,同樣的喂養,然而有的蠶卻飛速成長,有的蠶生長遲緩。這讓我想起孩子。孩子的成長過程和蠶也差不離吧。有時候,不管怎么努力,還是會跟不上其他的孩子。為什么非要去追趕呢?想起之前看過的“做一個在路邊鼓掌的人”的文章,只要孩子努力了,爭取了,結果已不太重要。
? ? ? 希望自己不要成為拔苗助長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