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不到五天,
歸來還是少年。
盡管已近不惑,
盡管身體也不是那么的允許,
這幾天其實好幾次都想回到這里。
好吧,少年們,
其實是想你們了,
謝謝你們。
01
年少時讀詩,讀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句,總會莫名激動。
有時會覺得自己化身為李白,有時又仿佛成了李白筆下的那位汪倫。
這就是盛唐詩,這就是少年時。
李白屬于少年,屬于青春。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 of life.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一種狀態。
我們一直說,人生是一趟旅程。
這樣說的時候,也許有一點點放下,也許有一點點遺憾,
但不管怎樣,
人生不拒絕青春,
人生是一次涅槃;
如果你愿意,
人生可以是在青春照耀下的一路向前。
02
幾天來,去了醫院,看了醫生,借了書,讀了書,聽了書。
幾天來,一點一點地感覺著自己的眼睛慢慢地平復起來。
幾天來,在身邊,在簡書上,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祝福,感受到了很多朋友真誠的心意。
幾天來,久病成良醫,還有你們過來的經驗。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在我生命中,有很多堪為學問道德良師的師長,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眼睛方面的情況;
在簡書群里,其中甘苦,過來人自知。
謝謝你們珍藏的經驗,中西合一;
謝謝你們關心的叮嚀,由內而外。
關于護眼的具體情況,明天會認真寫一篇文字,來回報大家。
今天,在此時,心里洋溢著的,是我們少年的力量。
03
熱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聽聽片名,我們會覺得很美。
但其實,這種美遠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因為前者偏于廣,后者專于深。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這是來自汪倫遙遠的邀約,以及問候。
少年般的李白被這份心靈的邀約打動了,
于是他去了,聚了,看了,飲了,感動了,然后寫成了詩。
我們也一樣。
04
寫到這里,不知怎么地又激動了起來,
想起了當年讀書時(也是臨近畢業的時候)寫的一篇舊文,找出來貼在最后,與君共勉:
理想
2010-06-11
曾經,有人很憂愁地告訴我,自己已經沒有了理想;
最近,同門師妹很鄭重地問我現在還有沒有理想?
回來想了想,覺得這是個很有意義的話題,值得花點時間寫點東西。
先正名:什么是理想?
理想,可以說是一個需要自己用一生的時間去努力靠近、而又無法最終達成的拋物線的原點。所以,完善自己的人格是理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理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是理想。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愿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子路的理想是人際關系的和諧,顏淵的理想是自我道德的完善,孔子的理想是以自我完善之道德來兼濟天下。
其次,談談追求理想的過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求之不得,而又愿意永遠追求下去的,這就是理想。
士不可不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理想=曲折的道路+自己尋得的方向
追求理想,帶那么一點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向往,雖千萬人而吾往矣。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希望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一路上滿載著責任與使命。
我們可能會貧,但我們不會窮;我們可能會沒有錢,但我們不會沒有理想。
有了責任感和使命感,哪怕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又如何?哪怕現在做的是一些讓你覺得有些不舒服的事又如何?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
正視淋漓的鮮血。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有責任感與使命感,就能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獨,更耐得住小事的磨礪。一天到晚凝視著天空、想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人,天不會降大任于斯人!
有的人的理想是濟天下萬民于水火。假如有一天,真的有這樣一個機會出現了,沒有掃過一屋的人是否真的有能力拿起掃帚掃清天下,我不知道。
天天抱怨沒有伯樂,沒有平臺,“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的回答是:“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的回答是:“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公西華的回答是:“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三人的理想所指向依次遞減,而獲得老師孔子的評價則遞增,最后發表意見的是曾晳: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