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前第一次知道戰隼,發現他一個傳奇標簽是一天閱讀一本書,心里當時其實是抱著“呵呵”的態度的,心想尼瑪吹牛逼吧,當眼睛是數碼打印機呢!但后來看了其每日堅持的書評分享,我猜測是否天賦使然。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一個人能達到的閱讀效率有多高!
然而最近在參加一些知識社群的活動時候,線下認識了些小伙伴,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好一些都提到了這一點,表示很精進。當一些案例就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時候,這個事情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能做到這樣,一定除了天賦還有什么神功秘笈是可以習得的!所以開始留意快速閱讀這一領域,因為有做思維導圖的習慣,才發現東尼博贊還有一項神技被我忽視了,就是《腦力訓練手冊之快速閱讀》!
東尼·博贊,被譽為英國“記憶力之父”。他發明的“思維導圖”這一簡單易學的思維工具正被全世界2.5億人使用。當然我就是那1/2.5億,在關注快速閱讀后才知道他對此領域的深刻見解!
這本書告訴我的最核心價值:
1、能做到:一個人每分鐘1000字不是難事,都可以做到!
2、為什么能:從神經視覺原理告訴你為什么做得到!
3、怎么能:7個步驟提升閱讀!
能做到:
首先要知道自己當前的水平:測測自己當前的速度吧!找出一本書,連續閱讀三分鐘,并且記錄下三分鐘共閱讀了多少行。另抽取任意三行字數/3得出平均每行的字數。在這里作者給出的是1分鐘自測,但我在實踐中發現前一分鐘往往都能很專注閱讀,而真正考驗人的是慢慢沉下去的后面兩分鐘的專注力,所以改進了下自測為3分鐘:
影響閱讀的三大因素:逐字閱讀的習慣,不專注,以及陳舊的閱讀觀念
第六屆快速閱讀競標賽冠軍,安瓊·瓊斯通過訓練可以做到每分鐘4251字的速度,這是作為人類極限的挑戰。但作為普通人如你我只需要知道通過刻意練習,我們都是可以做到的!
為什么能:
這里作者主要從視覺神經的兩方面分享,分別是:眼睛如何“閱讀”信息 和 眼球運動規律 !
你是否在看一本書文字的時候能察覺到上下方的圖形?你是否在面對電腦時也能看到旁邊經過的人?你是否在大馬路上看一個漂亮妹子的時候也能快速掃描旁邊還有無更多其他美女?這個在我們俗語里叫“余光”,其實是一種外圍視覺,而這也是我們在閱讀時候需要培養的一個巨大潛力:“腦眼”,使用腦眼來看書,你的閱讀視覺區域就如下圖一般,你可以嘗試自己試一試,眼睛完全集中于本文任意一處中央的詞語,看看是否可以從這個詞語的上下左右攝入更多詞語?通過這種方式的鍛煉可以更高效開發自己的腦眼潛力。這樣你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你是一片區域一片區域的讀!
另一個眼球運動規律,人的視覺會收到外界的引導,例如你一直盯著車看,車停下來你的眼睛也會跟著停下來。可以自測下,舉起手指,在書本上快速滑動,你的眼睛會也隨之移動,這是極其重要的一個快速閱讀理念。可以使用筆來做引導工具,這種方式的鍛煉可以保持大腦集中并維持穩定的閱讀速度和理解力!沒有引導反而容易開小差和三心二意。不斷練習強化引導,就會如下面的效果一般增強:
怎么能:
提升閱讀速度的7個步驟:
1. 識別:
對漢字的認知,屬于閱讀第一個最基本層次,簡言之就是懂漢字就好,可以略過。
2. 吸收:
指攝入量,就是眼球接收信息,并將信息傳給大腦的效率。這此階段專注度越高,吸收效率越高。因此可以使用眼球引導運動規律的鍛煉來強化。
3. 領悟:
閱讀并不是光講究速度,對于快速吸收的文字、圖片、故事、概念等需要有一個內部集成的過程,知道其邏輯關系,使互相串聯起來。例如知道某圖是為了說明哪個道理,某故事是為了論證哪件事等。
4. 理解:
將這些邏輯理順后,哪些是能為我所用,哪些是瞎扯淡,哪些是需要進一步驗證,要進行一輪外部融合的過程,這一輪也是考驗我們獨立思維能力的過程。這是我們上學時候老師很少教的,也是我們最容易受謠言或者煽動蠱惑的一個原因。人要有思想,從理解開始!
5. 保持:
在理解之后,進入信息存儲過程,將自己吸收并認可的信息放進來!建議多使用工具例如云筆記工具之類。不論是金句,觀點,圖片......
6. 回憶:
能做到任何時候想要某知識,能即需即取。
7. 交流:
這也是知識管理領域最重要的一環,讓別人知道你知道,在做知識輸出的同時梳理清楚自己的觀點,并在知識碰撞過的過程中不斷迭代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輸出使人進步。
其實不論是閱讀還是學習其他知識,【學習知識】—>【保存知識】—>【分享知識】的方法論都是不變的,這在東尼博贊本書中也持同樣觀點。我們需要精進的是:
從改變閱讀習慣開始,去反復練習快讀閱讀!
通過快讀閱讀,不斷強化閱讀的專注力!
當經歷這兩個環節后,我們就會發現【閱讀天才論】無非就是方法+不斷實踐的結果!我和你也一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