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薄W?br>
春天像限時贈送的冰淇淋,淋一點巧克力醬裝在華夫碗里的那種。舀第一勺之前還會糾結(jié)著哪個濾鏡更適合此時的心情。
“每年的春天一來,心里總是蠢蠢欲動,覺得會有什么事要發(fā)生;但是春天過去了,什么都沒發(fā)生,就覺得好像錯過了什么...”青草味兒不冷不熱的風(fēng),天藍云白再抹上幾縷曖昧的陽光......但都比不了櫻花一瞥多情的痕跡!
與櫻花相關(guān)的最初記憶是十三歲時遇到的《泡沫之夏》里的洛熙。那個仿佛希臘神話中望著水仙死去的美少年,好幾次都在盛開的櫻花樹下出場,解鎖了一顆顆即將犯中二病的少女心。
十六歲,終于有了一個重要的秘密叫“喜歡”。反復(fù)疊加的念想,最終都寫在了厚厚的筆記本里。怕你知道,怕你不知道,怕你知道了裝不知道。怕你傻,更怕你裝傻。曖昧總是欺負老實人!
翻開《飄》的第一頁,斯嘉麗也十六歲,她也一樣!世人喜歡把春天比喻成春姑娘,我常常想春天要真是個小姑娘呀,大概就是斯嘉麗十六歲時那樣吧!從小被家教束縛的女孩子對自由和愛是有著無可救藥的向往的,她就像春天里耀武揚威的櫻花,把美麗毫不保留地昭告天下!
世人對她的爭議一直很多,尤其是中國文化里對這種世俗的美從來是沒有什么更高層次的評價的,梅蘭竹菊的含蓄才是主流。我偏偏欣賞她!欣賞她對傳統(tǒng)義無反顧的挑戰(zhàn),欣賞她不像別的女孩子把愛深埋在心底,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勇敢地坦言自己的愛情,替我做了我想做卻沒有勇氣做的事。
十六歲,斯嘉麗向阿希禮表白。生猛直接!
“櫻花宛如懵懂少女的,安靜得在春天開放,滿樹的白色粉色的櫻花,是對情人訴說愛情的最美語言。心中的某個人,就如那場寂寞的櫻花雨,緩緩消失在時光的深處,留下永恒的記憶?!?/p>
偶然看到櫻花的花語,想起了時光深處的小插曲,像草莓冰淇淋里亂入的榛子仁兒。
小孩子才想方設(shè)法去表白,二十歲了,到了犯矯情會覺得羞恥的年紀(jì),走在盛開的櫻花樹下卻還是丟盔卸甲繳械投降了。“二人一馬,明日天涯”,貪戀那種“喜歡”的沖動,甜到心尖兒,走在路上偶爾想起還會笑出聲兒!
到樹下走走,最好是晚上,每一瓣都帶著點朦朧的光致,像置身于最落俗的青春校園偶像劇里,最幼稚最浪漫的劇情都能合情合理的發(fā)生,或者,想自編自導(dǎo)自演點兒什么,還有很多毛茸茸的念頭!想涂淡粉色的口紅,噴甜甜的香水;想吃草莓味兒的冰淇淋...
想寫一封櫻花,光明正大的塞給你,每一個字?jǐn)S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