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人心寒的是,在注射時,家屬發現藥品滴注速度較快,且滴注沒有泡泡產生。她當即向護士及醫生提出質疑,護士醫生均予以否認,態度還非常惡劣。
這半年多陪著女兒治病,也見過幾次醫療事故,醫患糾紛。
那次也是在兒童醫院,住的是泌尿外科。一小男孩尿道畸形,剛做完手術,當天夜里家長一時沒看住,小孩把插的管子給拔下來了,于是急忙找到醫生。當時已經夜里十點多了,主刀的主任醫師早下班了,只有值班醫生。
該值班醫生慢悠悠地走來,樣子也是極其懶散,隨意看了那么兩下,叫了幾名家長幫忙把孩子抬去操作室,因為我丈夫也在其中,聽他敘述,那個三腳貓醫生搗鼓了幾下,把掉出來的管子找了個孔就給插上了。雖然我丈夫也不是學醫的,但憑著常識也多少也感覺到有點不對勁,導管應該是有一個進管一個出管,而那個醫生這樣安插的話,小孩的小便似乎都沒個地方出來了。丈夫好意提醒了下,那醫生仍是一口咬定沒有錯。
接著就是把小孩抬回病房,過了一段時間,小孩不停哭鬧,家長沒法又找來醫生,該醫生看了看依然說沒什么問題。
旁邊病友家長好意提醒那孩子爸爸,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哭鬧,還是不要拖著,建議他再找找主刀的主任醫生。也多虧那父親認識那個主任醫生,打了個電話,那個主任醫生來了,看過之后又重新給小孩做了次手術。
這事想想都后怕,一個醫生如此不專業,在醫術上如此草率馬虎,簡直拿人生命開玩笑。浮躁和功利都蔓延到了醫學這么嚴肅純潔的領域,讓人不寒而栗。
醫院醫生都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誰也逃不脫面對疾病,誰也擺脫不了和醫院接觸,要是對這樣的事件,這樣的醫生,這樣的醫德聽之任之,容忍大度的話,誰又能保證下一個受害者不是自己呢!
這么長時間近距離接觸兒科醫生護士的工作,我深知現在醫生和護士都工作強度大,絕大多數都是超負荷工作,尤其兒科醫生。面對著都是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獨苗苗,不止要在專業上做到準確無誤,醫患關系更是棘手,稍有閃失,就可能引起糾紛,因此兒科醫生缺口也是最大的,但這并不能為醫生護士不負責任的態度開脫,并不能成為他們降低對自我要求的理由,給自己錯誤尋找的藉口。
前不久,同一病房一個小孩化療,本來用藥時間是一小時,結果由于護士疏忽,沒注意控制藥水滴速,滴得過快了,半小時不到就結束。幸虧是沒造成嚴重后果,要是小孩因為這事丟了性命,再多的道歉懊惱都無濟于事。之后護理部門針對這一事件進行改進,凡上化療藥水都需用到記速器。
希望每次事件發生時不是想著如何推卸責任,如何強調自己這方面的理由苦衷,而是加強管理,優化服務,細化規則,建立責任問責制,大力加強醫德醫風的整改,還醫院一方凈土。建立健全法律體系,既能維護患者的權利,也能維護醫院正常秩序、維護病人和醫務人員合法權益,保護醫務人員人身安全。讓患者和醫生能真正建立起信任,而不是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