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 ? ?已經有人穿短袖了?
在垃圾桶上裝個籃球框,每個人扔垃圾就會“自覺”很多。
在麥當勞收銀臺前放置捐款箱,自然有人會把找到的零錢投放進去。
如果你準備一大塊白墻又準備好白板筆,總有一天,它會被涂滿。
United Valley 在暖房派對前做初步設計的時候,就將門口的兩塊白墻刷成了透明的白漆。它和墻壁融為一體,等待第一個人發現這塊墻可以涂鴉。
不過最后是被我們自己先玩兒壞了。
隨著空間內人越來越多,白墻上也逐漸被涂滿,上一批“杰作”被來來往往的人逐漸蹭掉,新的又添加上去。
2月中旬,飯叔用藍膠帶在進門處貼了一張活動日歷,把每月要辦的活動寫上去,每個會員都可以查看哪天有活動,自己的活動又可以安排在哪天,又有哪些活動自己可以參與。從最開始的空空如也,到現在每周固定3場甚至更多,空間內已經越來越熱鬧而繁忙。
3月4日:會員自己舉辦了活動,周一我一到空間,就發現墻上多了一大塊孩子的涂鴉,至今這幅涂鴉還在墻上沒人擦掉。小時候一定有人因為用彩筆在自家墻上亂涂被父母罵,其實只需要一塊白漆墻就可以滿足孩子創作的欲望,說不定你會發現一位小畫家。
新來的會員Miliyun把自己公司的slogan寫在了墻上,某個周末辦了一場workshop,有人瞥見了墻上的字,驚覺原來Miliyun已經換了辦公地點,來到了United Valley,也算是一場奇怪的巧遇。
3月8日:飯叔心血來潮在墻上畫了這么一副畫,雖然被會員吐槽有點密集恐懼,但是他自己洋洋得意說這幅畫背后是有深意的,具體的深意,他后來寫了一篇文章專門闡述這個—戳我。
有一塊墻變成了空間內的News,我記得社區日志·壹曾經寫我帶來了一只多士爐,這個“新聞”就上了墻。在飯叔畫“杰作”的那晚,空間里舉辦關于婦女節的活動,活動結束后留下來了幾盒蛋糕和派,隔天我把這個“新聞”也上了墻,不出所料,收到消息的眾會員很快把蛋糕吃完。吃完后還有人在后面追加了一句:已經吃完了。(吃完了為什么不擦掉。。)
兩周前空間內來了一個設計師團隊,我想著白墻終于有專業的來涂滿了,結果人家基本沒搭理這茬兒。在憋了兩周后可能終于手癢,昨天他們中的一位把新聞墻變成了他們的”廣告“,如果你仔細找,還可以看到“Toster” ”零食貢獻大戶-Eva”的字樣,那都是原來在墻上的新聞。
我們的軟木板也是供會員發揮的好地方。
門口的軟木板訂上的都是會員自己的信息和人脈資源,還有附近好吃的餐廳(人工探店,絕無踩雷可能,好吃的店我們去“談談”,或許能談下會員優惠價)。
而茶水間的軟木板就亂七八糟什么都有了,啤酒瓶蓋,開瓶器(一個動不動就喝酒的辦公空間),那個手機殼是我掛上去的,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里面多了一張手機貼膜。。。如果再配個手機就好了。
進門處,我們有一塊專門寫明今日社區經理的白板,其實最開始是規規矩矩寫自己名字的,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最后變成了這幅德行。。日日都有梗,自行感受。
還有別的墻上一些奇怪的吐槽。
如果今天有一個活動,如何迅速讓一群不認識的人互相聯系起來?拋出一個共同話題。
演講都需要扔出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梗才能活躍氣氛,社區氛圍的營造也是如此,除了社區日志壹里提到的“強行”用食物引誘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社區經理在日常運營中要做的事就是“吸引所有人的注意”,但你不可能時時刻刻用話語來吸引人,也不能天天喊人家喝酒,那就寫下來,等有人發現,他們自會繼續制造這個共同話題。
常常有人說聯合辦公的氛圍不適合中國人,因為中國人不愛交際,如果不愛交際,你告訴我你平時是怎么泡妞的?其實哪國人都差不多,有靦腆的外國人喜歡呆在房間里不出來的,也有開朗的女生會主動搭訕,混熟了,大家都是蛇精病。社區氛圍的營造就像“滾雪球”,最開始自然是生疏有距離的,當你作為社區經理,成功引出了那么一兩位“萬人迷”,他們會幫你繼續引出更多的人,讓社區感更加強烈,氛圍更加輕松,就像雪球越滾越大。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會成為社區的“中堅份子”,他們不會離開。
社區日志·貳 end
今日社區經理
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