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8日
? ? ? ? 在竇文濤、許子東、馬家輝討論完諾蘭的電影《敦刻爾克》后毫無征兆的關停了自1998年連播出19年的節目。
說毫無征兆是嘉賓們還是像往常一樣引經據典、戲謔調侃,但是大家都沒有注意到節目結束音樂響起時,老竇一改平時笑場逗貧,插諢打科,而是一臉凝重的面對鏡頭、一言不發。。。。。
9月12日,微博上公布了消息
? ? ? ?這么多年了聽鏘鏘幾乎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今年六月的一天早上按照往常的習慣如約打開鳳凰FM,利用刷牙洗臉的時間收聽最新一期的鏘鏘三人行,可往常密密麻麻的節目列表卻是白板一片,
Wiif信號斷了?
APP異常了?
甚至懷疑到手機欠費了!
直到當天下午,各種消息便紛至沓來、甚囂塵上
鏘鏘三人行的百度貼吧消息證實,節目被有關部門強制下架。
喜馬拉雅、蜻蜓FM、優酷、騰訊各大傳媒平臺也紛紛跟進。。。。
驚訝錯愕,心想:不至于吧!
幸好,在一陣慌亂中又找回了收聽的渠道
可這段時間沒有持續多長時間
9月8日的節目成了意外的絕響。
自鳳凰衛視建臺以來,兩檔節目一直名列前茅
一是董嘉耀的《軍情觀察室》
二就是老竇的《鏘鏘三人行》
每次在公司年度頒獎典禮時,狡猾雞賊的老竇總是在問身旁著戎衣出境的耀哥這世界大戰什么時候能打起來啊?耀哥總是說快了快了!
于我而言,這個節目扮演著“意識啟蒙者”的角色。 竇文濤褪去嚴肅本色,插科打諢,用“揣著明白裝糊涂”撐起了《鏘鏘三人行》。他謙卑、圓滑、開放,經常性賣傻、開黃腔,不僅是為了拋磚引玉,某種程度上,竇文濤代表了大眾視角,他知道如何與有高度、深度、獨特見解的人交流,將社會的不同切面抽絲剝繭,呈現在觀眾面前。《鏘鏘三人行》的價值在于,在聊閑中辨析事理,引人多維度地思考。
竇文濤說:“我只是個真正的實用主義者。真正的實用主義者沒有虛榮心,因為他知道那是虛的,很多東西要讓我有實際的感受才行。比方說像我們這種靠名氣吃飯的人,連名氣都不是越多越好。一個人只要不驕不躁就能看到這個事實。”他有天馬行空的活躍思維,引起觀眾興趣和注意的是他豐富的“非語言符號”。有個性、有特色、有閱歷,正是竇文濤的個人魅力。
它也提供了一個平臺,允許不同的意見發聲能夠好好說人話,學會了聆聽別人的聲音、不急于表達、冷靜客觀地對待這個世界。熱點的多角度分析,在這里,我也學會了包容。
三個人 、十九年、五千零二十期節目
對于這位不辭而別的老朋友
我不想說感謝,也不想說告別!
三人沒有遠去!鏘鏘依然有力,
老竇仍在,濤聲依舊!
熱切期待下一次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