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故地的清晨,冷風刮著。已然不是整個暑假地球另一端的酷熱。幾日陰雨綿綿,心情沉悶。直到臨行前,也從未想過,在埃及做志愿者的六周,會讓我在歸國數日后內心依然翻騰。眼里閃著神秘的文明,各國志愿者的笑容,還有再也澆不滅瘋狂與躁動。在本不屬于自己的世界留連是痛苦的,卻漸漸改變了想法,想要尋找也許與自己人生軌跡本無交集的可能性。
初見埃及
初見埃及,已是次日凌晨。飛機上俯瞰夜晚燈火通明的開羅,下機后和接機小哥滿是障礙溝通,吞吞吐吐艱難地蹦出幾個英語單詞,整個過程卻意外順利。我們項目小哥接了我和另外一個中國男生,一路上在分享他今年寒假通過AIESEC在中國游玩的趣事,我也打探了些我們backpacking項目的具體事務。“你來的剛好,有一批backpacker今天早上才出發,你錯過了!”然后機智地補了一句“沒關系,我也錯過了!”于是我們就真的等到了8月10號!這也正讓我有機會用心的去感受不那么盡人意卻又讓我念念不忘的開羅。
住宿環境
來之前做好了艱苦生活的準備,項目方也提前給我們打好了預防針。我們的hostel位于老城區,建筑比較破舊,看來有一定年頭。房間里可以擺三張床,睡五個人(感謝舍友包容接納了我和另外一張床),空調、浴室不算新,但還算干凈,就在這里住下了。
開羅情懷
在開羅,出租車價格相對較貴,大家一般選擇Uber出行,分攤總價,所以大家一起出去時,一輛車盡可能地坐很多人。為了節約開支,我們項目組住同一間房的六個外國女生通常只擠一輛車。不得不吐槽,埃及的很多Uber司機不會看導航,經常一直不停在繞路。運氣不好的話,二十分鐘也等不來一輛只好取消。一些司機只講阿拉伯語,有時碰到會英語的司機,有的熱心介紹我們關于開羅的景點、火車站、清真寺的淵源,給我們小禮物;有的突然飆車,車內經常音響開到最大,跟著Despacito不自覺地點頭揮手。看著窗外滿是土黃色的街景,永不停歇的烈日照著,忙于市井的人們,阿拉伯富人夾著公文包,頭頂著一大架子的馕騎行的伙計,還有蒙著面紗牽著小孩的婦人。隨著日落,城市陷入昏黃,我們有時在咖啡廳小坐,有時在GAD餐館享受中東美食,有時夾在高高樓房中間的街道喝著4鎊一杯的鮮榨果汁,好不愜意。在阿茲哈爾公園,坐在全城的高點,聽祈禱,發呆。一會的工夫,紅日消失,時間暫停。每一幀都在電影中似曾相識,每一秒都太難復制。
傍晚來臨,開羅人一天的生活拉開序幕。馬路上漸漸爬滿車輛,它們大多有刮有蹭,有的傷痕累累。讓我感到震驚的是,司機們不會在乎車輛的損傷,碰撞后哼著小曲揚長而去,不像中國,這里的事故糾紛幾乎不存在。整個城市飄揚著有些嗆喉的果味,就是水煙了。半個身子長的灌滿水的瓶座,連著管子,十五鎊買到各種口味:蜜桃、檸檬,西瓜等等。一管足夠吸上幾個小時。這也是backpacker一天約定的活動時間,manager們召集這支地球村小伙伴隊伍,在路邊的水煙館拉上一長排桌子,點些東西,開始聊天,了解各國文化。這支隊伍來自世界各個角落,埃及,中國,北美,歐洲,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突尼斯,摩洛哥,巴西,越南,印尼,肯尼亞……聊到埃及現狀,納吉布說因為六年前的阿拉伯之春革命,整個北非經濟低迷,人們開始拼命工作以求生存。我們也經常能見到街上的乞丐,皮膚黝黑,眉頭緊鎖,瘦到脫相。
晚間有個不成文的約定,就是去尼羅河畔的felucca船上開party。那里是整個分會暑期EP的聚集地。我們通常玩到三、四點,甚至直接在船上看第二天的日出。在船上認識了很多朋友,包括當地AIESEC其他部門的小哥。他們都很熱心,伸手邀請我跳舞。一遍一遍耐心地教,玩累了就聊會天,聊聊年齡,生日,專業,興趣。音樂一開始,積壓的煩惱就會統統消失。一個埃及小哥在教我跳舞那天晚上發消息說,下次要檢查舞步,后來沒有再見,心里也覺得可惜。
旅行途中
走過地中海的光暈,看到盧克索的威嚴,Marsa Alam白日暴曬夜晚露營,潛下赫爾格達碧藍色紅海看彩色珊瑚,粉紅水母;傍晚登西奈神山,數不勝數的星星,最后駐足達哈卜,潛水藍洞,享受悠然時光,填滿空白的人生“第一次”。幾十日的日出日落,每一個景點,沒了你們,都會少幾分色彩。在黑白沙漠穿行,阿拉伯司機大叔帶我們沙漠越野,排不完的汗,晚上的品烤雞、賞晚會、觀繁星、避狐貍。以天作被沉沉入睡,又被一早刺目的陽光叫醒。鞋子里的沙從白沙漠帶到黑沙漠,從黑沙漠帶回開羅。回程路上遇政府軍持槍例行檢查,大家都將心提到了嗓子眼。明亞樓下的坦克,盧克索、阿斯旺持槍警察一路跟隨讓人心驚膽戰,這些畫面皆已深深烙印。
念念不忘
依然記得第一天到青旅,見到自己mannger時他開車回家幫忙帶東西。去游樂場一遍一遍的Yalla, Yalla,(來啊,別放棄);第一次在felucca上被拉起跳舞;黑白沙漠午夜和土耳其朋友坐在風蝕柱子中間望星星,看狐貍又一不小心哀嘆人之渺小。西奈山晚上走在前面身體不適卻一直把手電筒往后伸的葡萄牙小哥。總是第一個上前關心大家身體的埃及女孩;攀巖時擔心山石過滑讓大家踩自己腿的領隊,還有最最重要的好朋友一程的陪伴。無論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項目方還是志愿者,大家無話不談。永遠不可替代的伙伴們,將時光定在了夏天。
我熱愛旅行,曾因為這是新的大洲而欣喜,現在卻像是發現一粒遺珠,因為它而牽絆終不知還。
臨行前,曾赴一個印度朋友的告別式,他說會再回來一次埃及,專門為了那個寧靜卻又鬧騰的小鎮達哈卜。轉念想了想自己如果再回去,想念的或許還有兩鎊的地鐵,盧克索的馬車,古老的音樂會,可愛的人們。
回到原點,如夢驚醒,但愿長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