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付出成為回力標,而少射穿云箭。
在一篇文章里邊突然看到這句話,我深深的觸動了。
在學習上付出了很多的成本,可是到最后,收獲卻寥寥無幾。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
付費買了很多專欄。但是一直囤積在那里,卻很少打開過。
為什么會這樣子?
而我也并沒有偷懶呀,時間每天都被安排得滿滿的,每天要打卡的任務就有好幾個。包括練習寫作,思維導圖,keep,尤其是現在在簡筆畫上付出了我大部分的精力。
我給自己也分配了這幾個任務的時間占有率,簡筆畫50%。普通話思維導圖占20%,鍛煉和寫作業占20%,剩下的10%閱讀。
我每天都重復著這幾個任務,已經半年了。現在不去做這件事情,反而到很難受。不像剛開始的時候,要強迫自己和他律,現在基本上已經做到了自律。
始于自虐,終于自律,這句話我體會到了。
而我在這幾項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他們像回力標一樣,已飛回到我的手里,甚至于回報更大。
比如寫作,從半年前的50字到現在的信手拈來一兩千字。感覺到自己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分析能力都在加強。尤其是現在的簡筆畫,現在已經臨摹得惟妙惟肖,接下來就是要有自己的創造了,這個是遲早的事情,我堅信。
但是,還有很多的不足,有很多的付出,就像穿云箭一樣,一去不復返了。
人的時間真的是有限呀,一天只有1440分鐘,如何分配真是大學問呀。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很盲從。
其實很多人都會是這個樣子,從下定決心成長的那天,就像一個饑餓的孩子一樣,見到什么都抓起來往嘴里送,但有一句話叫做貪多嚼不爛,真的是這樣子的。
編程,ppt,大數據,概率學,統計學,這都是我在剛開始要學習的范圍,并且也購買了相應的課程,而這些真的成了穿云箭。
那個時候多只有一顆愛學習的心,卻不知道學習的方法。
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的吧!
對知識的渴望,和優秀人的比較所產生的焦慮,會迷失自己。
牛人們管理時間,高效學習的方法真的很多很多,并且每個方法都是好方法,不然他們也不可能成為牛人。
但通過長期實踐,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學習是馬拉松,不是百米沖刺。
有了自己的學習節奏之后,還要形成自己的學習系統。
閱讀是為了輸出,刻意練習是任何學習技能的基石,跟專業的人學習專業的知識。
形成了自己學習的系統之后,你的心就會沉下來,在每天的這種積累中,慢慢的去成長。
學習上的驚喜和小確幸,就像回力標一樣,讓我有了收獲的快感,這個世界上沒有比學習更美妙的事情了!
而那些穿云劍其實也有好處,它能夠讓你避開更大的坑和更大的彎子。
通過這種得與失,才能夠真正的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
你回頭往兩邊看看,身邊其實都是這樣的人,都是這樣一步一步的走過來,跟你的經歷是一模一樣,所以不要為那些付出而懊悔不已。
通過這些沉沒成本,你是有所收獲的。
一,學習上不沖動。不要和別人的現在比,要和自己的昨天比。
二,學習上可以個人崇拜,但決不不盲從,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適合自己的。
三,學習上的錢不能省。但并不是說你要亂花錢。要物有所值,物所超值!
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你已經能夠辨別出高手和大忽悠之間的區別。
也不要盲目的跟流行,看到別人加入一些社群學習,你自己也迫不及待的也想要加入進去。
我加入的一個英語群一樣,八十八塊錢,我所收獲的就是每日一句簡單的口語。那么這個在別的app上都能夠做到,并且還都是免費的。
但其實在反過來想一下,做社群的人都不容易,收的費也真的不高。
但是在收費和免費之間,你都能夠獲得同樣的結果,那你選擇什么?
這并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
而現在知識付費的大風口就是這樣子,每個人都想用自己的知識來變現,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誰都沒有騙誰,只是你要明智的選擇罷了。
學習是一條終身的道路,不管你最終成為什么樣子,你都要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