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早教環境第三天 但卻像過了很久一樣 觀摩過兩節課 親身參與過九節課 獲益匪淺 由一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到一個摸清一點點門道的課堂幫手 這種感覺很滿足 每天不是麻木的起床出門上班 也不是完全情緒低落與抵抗 而是挑戰與期待并存的感覺 讓人又害怕 又不舍 本不愛處理形形色色的人際關系 但因為工作主要性質盡可以主動忽略次要之事 或許這樣做很沒有大局觀 但確實是心中所想 最大的遺憾便是沒有同路的伙伴 也情有可原 畢竟 每一個人都在為生技與家庭奔波 雖然只是短短的三天 依然想要將所見所聞所想記錄下來 算作對萬里長征第一步的紀念吧
第一天 4月13日 周四
第一節課 1.5-3歲小孩的音樂課 上課之前很納悶 應該用怎樣的方式的傳達呢 課堂開始 作為觀摩 只能坐在角落不出聲 一位老師 與一位不出所料的吉他手 6-8個孩子 老師將45分鐘的課堂分為9部分 每一部分一首歌加之與孩子用玩具互動 九種不同玩具 加之不同知識介紹 家長很投入 每一部分隨歌聲起 組織孩子起身跑跳 以圍成圈結尾 孩子安靜 很考驗老師的吸引力與課堂凝聚力 當時很大一部分幫助來自父母 5分鐘時間充足 整堂課老師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身心投入 很有考驗 但課程內容性價比就另當別論 教師本身專業性較少 維持課堂多靠經驗與教具(玩具 音樂) 缺少啟發性 內容為兒歌 吉他沒有吸引力 但若換為鋼琴與名曲便沒有課堂效果 但是孩子歡樂了 運動過了 相比坐在電視機前 也是一種收獲
第二節課 2-3歲的廚藝課 之前參觀過廚藝課教室 進門便是撲鼻香味 設備齊全 廚房明亮干凈面積充足 心中有些小期待 加之想想讓愛跑愛跳年齡段的孩子坐下來安安靜靜的烘焙一些小東西是一件何其難的事情 就更期待了 一主一助兩位老師 十位孩子與家長 仍然觀摩 坐在角落 主題是制作南瓜派 首先 分發小圍裙等衣物 接著自我介紹以將孩子與家長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 拿出地球儀介紹今日主題沒事起源地(加分環節 對孩子很受用 從小培養全球,學習與借鑒觀念)助教分發小餐具 加之顏色分辨問答 吸引孩子注意力 之后一一介紹食材 讓孩子觀察(顏色等) 猜測 與品嘗 通過諸如“是什味道的呀? 是不是很熟悉的味道呀?是甜的還是咸的呢?”等問題引導孩子自己回憶與得出答案 在給孩子分發食材過程中講述制作方法 一步接著一步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參與制作 家長與老師只是指導與幫助 讓孩子直觀感受烹飪 非常有意義的步驟 用詞類似(我們可以自己把它切一切 壓一下 對 就是這樣 好棒呀 沒錯)對孩子進行鼓勵與表揚 使孩子熱愛與自愿進行接下來的步驟 前工序完成后 將孩子半成品放入烤箱 鼓勵孩子自己收拾制作時的小餐具 培養秩序感與愛整潔勤動手的好習慣 使孩子獲益匪淺 之后將前期烤好的食物分給孩子與家長品嘗 聊天互動 以等待孩子制作的食物烤熟 (中途有小小建議 由于將食物烤熟需要較長時間 因此建議老師在孩子與家長吃過食物后 拿出地球儀與食材再次進行辨識與復習 再邀請其到休息區休息 以等待食物) 下課后 將烤好的食物打包回家 孩子再次被鼓勵 增加對烹飪課期待與喜愛 課堂有意義 值得開設于學習
第二天 4月14號 周五
第一節課 1-1.5歲孩子健身課 主要環節為新技能學習 這周為倒立 道具玩耍 感官毯與小球玩耍 主要是奔跑與隧道 蹦床環節 有小絨玩具互動 降落傘環節 最后為泡泡環節 孩子非常喜歡 很投入 家長的積極性也很高
第二節課 2.5-4歲孩子的球類課 說時候 很累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好動 很難堅持3分鐘以上不跑跳 個人覺得強迫孩子坐下聽老師講解某種球類運動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結果往往是孩子并沒有接收到規則 反而在之后的練習中將錯誤的方法再次鞏固 事倍功半 得不償失 但是對于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是能夠接受的 所以此類課型建議4 、5歲孩子參與 才能夠有收獲 而非浪費大部分時間
第三天 4月15號 周六
第一節課 1.5-2歲孩子的藝術課 教孩子認識形狀 圓形 運用筆紙畫出 用彩泥捏出的方法很值得肯定 讓孩子自己去感受 去制作 去觀察 親身參與是能獲益匪淺的 并在中途穿插了水果 如蓮藕與胡蘿卜中圓形的講解 將抽象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很棒 之后給孩子發紙筆與畫盤顏料 讓孩子自己給白紙上的圓形涂顏色 鞏固了圖形講解認識 自己作畫 感受顏色畫在紙上的感覺 利于想象力的培養 張弛有度 值得推薦
第四天 4月16號 周天
上午一節健身課 下午一節球類課 與上面類似
這四天總共接觸了音樂課 baby健身課 tots健身課 toddler健身課 kids健身課與球類課 廚藝課 音樂課與藝術課 個人認為較完善 意義較大的是廚藝課與藝術課 這兩門課程較大程度上實現了“help me do it myself”利于孩子實踐能力 參與能力與想象能力的發展 健身課與球類課雖然有玩具歸類環節 很實用 值得推崇 但大多數時候孩子是處在一個不斷奔跑與跳躍的狀態 此時的孩子應該放在大自然中 而非教室中 這樣類型的課程內容 如果由家長陪伴到公園或野外 意義或許會更大的 音樂課就不加以評價了 因為老師主要演唱的是兒歌 個人感覺并無多大意義 既不能提升對音樂的欣賞能力 也不能提升對音樂的熱愛 若在家長準備小樂器 播放音樂 由父母演唱 讓孩子歌舞表演 效果與意義相似 當然 并不是否認音樂課對兒童的意義 只是此類課程意義不大 但若要說增強孩子與同齡小伙伴相處的能力 健身課 音樂課與球類課是有優勢的 但是 若在假日周末 約上3 5 好友 帶上小孩 共同玩耍與歡樂 不也是一樣的嗎 此三類課程 專業性該怎么增強呢 值得思考與實踐 我們需要做的以及我們想要做的 實在盡可能拋開昂貴教具的前提下 去探討怎樣才能更好的對孩子進行開拓與培養 使他們的小腦袋里面裝滿天馬行空的想法 擁有愛動手操作的好習慣 以及心中明了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