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給大家分享拖延的終極話題
如何養成不拖延的習慣
如果你已經養成了不拖延的習慣,實際上你就可以不受到拖延的困擾了,那我們怎么才能做到這一點?
要做到不拖延就要堅持不拖延,享受不拖延
首先要養成習慣,一定要堅持去做,平時在很多面臨拖延的情況時就要有意識的抗擊拖延,這就叫做:堅持不拖延。其次,在抗擊的過程中間,要能感受到成就感,覺得開心,讓自己有享受,這樣才能更好的堅持,如果做到了堅持又做到了享受,那相信你養成不拖延的習慣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那怎么做到堅持不拖延、享受不拖延呢?這里就要談到六點核心經驗。
經驗一
從小事開始,5分鐘能搞定的事就立刻干。比如:波波羊大叔洗碗事件,吃完飯以后按照家庭的分工應該是大叔洗碗,但是因為這個事情做起來不開心,所以大叔就選擇了先去看電視或者先休息一下玩一會兒,最后這件事情,還需要他來做,因為不可能有人幫他做。所以后來他就對自己說,如果現在要做的這件事情不超過5分鐘,就一定立刻干,先把它搞定再說,從此以后,大使發現他在日常的小事中間基本上不拖延了。所以這就是第1個非常寶貴的經驗。
經驗二
重要的事先做計劃,同時,人為的把截止期限提前。大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好習慣,如果他要做一件事情,耗費的時間比較長,這件事情很重要,他就一定會做行動計劃。同時在做計劃書時可以人為的把截止期限提前,這是什么意思?比如:這件事情本來要周五交,你可以把這個截止期限提前到周四,甚至可以把它提前到周三,我們的大腦,對于最后的截止時間這件事情是非常關注的,如果我們發現最后的截止時間要到了,我們就會迸發出非常大的熱情和非常大的能量?所以我們要注意重要的事情先做計劃,并且人為的可以把截止期限來提前。
經驗三
第3:把計劃放在顯眼處,已經寫了一個計劃就需要把計劃用起來啊?那怎么用起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用計劃來反復提醒自己的大腦,別忘了,我們可以把這個計劃寫到一張紙上,然后貼到一個顯眼的位置上讓自己經常看,經常看,實際就是在提醒我們大腦:要做事了,別拖了。
經驗四
第4:讓他人監督,公開承諾加上進行獎懲。之前和大家講過承諾懲罰術,實際上,承諾懲罰術不光可以用在公共場合,也可以在家里進行承諾。比如:讓你的老婆來監督你,然后來獎懲,讓你的孩子來獎懲監督,這其實都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我們做不到讓自己能夠很自立,那就可以讓別人來監督我們,這樣會產生好的效果。
經驗五
第5個經驗:和自律的人做做朋友。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有句老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們要不拖延,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些自律的人做朋友,當然不一定是在現實生活中的,可以在微信上面、網絡上面去找一些人。通過觀察他的微信朋友圈,經常和他們做朋友,是不是能夠吸取正面的力量?我們一定是需要榜樣的力量來去持續的鼓舞的
經驗六
第6點,叫做:積極反思+欣賞自我,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不斷的反思和總結自己,去看自己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最近做了哪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但又有什么事情沒有做好,通過一次次的反思和總結,這會讓自己更加清醒的認識,也會再往下能夠做得更好。那么在積極反思的過程中,特別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去欣賞自我,有很多的小伙伴天天就是看見自己的弱點,當然看見自己的缺點太容易了?讓你說自己的缺點,估計你可以說出一大堆,但讓你說自己的優點,你可能說不出幾個。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學會欣賞自己,這也是心理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通過不斷的欣賞的自我,放大自己的優點,讓自己感受到自己,原來我很棒,更加正面和積極,才會讓你產生更加正面積極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