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可見,“誠其意”是“格物”(研究、認(rèn)識世間萬物)與“致知”(讓自已得到知識和智慧)之后的修為。人乃萬物之靈,可探知萬物之理,其理越明,所知越多;但道理再明、知識再多,是否“誠其意”更為重要。
拿中國式眾籌來說,很多人分不清眾籌和集資的區(qū)別。
簡單說:眾籌,是拿大家的錢做大家的事;集資,是拿大家的錢做自己的事。
“拿大家的錢”容易理解,但做“大家的事”沒有“誠其意”是萬萬不能。
這里面有兩層含義:
1、 眾籌發(fā)起人要“誠其意”,要從大家的角度出發(fā),把自己的事演變成大家的事;
2、 眾籌參加者要“誠其意”,要從大家的角度出發(fā),把大家的事當(dāng)作自己的事。
如何做到“誠其意”,《大學(xué)》中解釋得很清楚:“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yán)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