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師的曾經02 且歌且行之[后來]

文:汪宇石

前情回顧:[開始]

01

人的第一份工作,會對之后的整個職業生涯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這個所謂決定性,倒不一定是職業方向,并沒有說,第一份工作是買燒餅,以后就只能賣燒餅,最多賣賣饅頭,肯定不能賣鞋墊,因為隔行如隔山,不是這個意思。

這個話的意思是,你對職業的理解,對工作的理解,甚至對自己的理解,很多時候都是在這個時間段慢慢的思考清楚的;而工作的方法、處理問題的手段、分析事情的角度,也基本上得自于這個時期的訓練與習慣養成。賣燒餅的經歷會告訴你,你真正適合的是賣?還是燒餅?還是其中的另外一些東西。或者會促使你去思考要不要努力改行不做小販,改做城管?

我做人力資源,看上去好像純屬偶然,事實上,也差不多是。后來居然一做十幾年而未改變,現在回頭看看,初初那幾年,還真的有很多的印跡仍在。

時間,過去,有些東西,卻留下來了。。。。


02

于是開始做人力資源,雖然并不知道這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那個時候,人力資源管理在中國大陸才只是剛剛有個概念而已,很多東西還在學習了解的過程當中。高校里出現專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還是數年之后的事情,國家機構當中的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那個時候還分的很清楚的是人事部與勞動部。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還是把這個專業事情叫做“人事工作”,而從業的人員,主流也基本上是完成著操作層面的事情又常為人詬病的那些所謂“不做人事的人事”。青澀的我誤打誤撞的就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開始的工作其實并不艱難,這是一個很容易入門的專業工作,或者說,在很多人眼里,是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工作。在那之后,與之前的同學朋友聯系說起我做了人事,很多人的反應很復雜,而或多或少的都有一個內容叫做----“惋惜”。那意思大概是,怎么好好的學理工的大學生,去做了這么一個沒難度又沒前途的事情。而如今回頭來看,倒真應了那句話,沒有好與不好,只有合適與不合適。

同事們都很好,因為都很年輕吧。我來的最晚,前輩們的年紀卻比我也大不了多少,因為我多花了幾年去經歷了一個大學的過程,雖然后來好像并不太用得著。我來之前,事實上大家已經各司其職的在做事情,所以并沒有什么急切的東西需要我馬上投入進去,于是我有了很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慢慢了解和學習這個我并沒什么概念的領域,而不會被事務工作的壓力直接扔進瑣碎的細節里面。

如今許多年過去,不得不說這種機會并不是常有的。而這種職業能力的成長,遠遠的重要過短期的物質收獲或者說現金的回報。說來慚愧,我當時的工資不僅遠遠少于我那些在做著本專業事情的同學,甚至跟廠里的資深一點的一線工人比,也是不及。

不過,我很快樂。


03

這些年來,每當見到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在薪資福利等條件上斤斤計較的時候,我都會感慨當年。那時想的其實真是只有那么簡單----有空調吹、有東西學、有同事聊天,還有工資拿,這樣的工作還不算完美?那你還要怎樣,汪同學。

我的崗位叫做規劃專員,所謂的規劃工作,就是建立和制訂一些規范與制度以及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專項任務,當時的叫法是“臨時專案”。對于一個非科班出身的人來說,似乎是復雜了一點,而實際上,也很簡單。我們只是臺灣總公司的生產廠,所有的制度,總公司都有模板,我們要做的事情,只是結合大陸這邊的法律法規與實際情況,修改調整以保證可以實施,如是而已。表面看來,只是個抄襲與小修補的過程,而回頭看時,會發現,其中的意義與價值實在遠遠的超出我們想當然的認識。

其實這世界上真的沒有什么新的東西,我們所做的,只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有人說,我之所以看得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我當時所做的事情,就是登上別人肩膀的一個過程。

另外的一個重點就是,其實已經存在的先進的或者說規范的或者說理論的方法也已經很多,但卻并不是任何理論上好的東西都可以直接拿來就用,并且有好的效果。適合的,才是好的。


04

我的主管是個年輕的湖南女孩,潑辣強勢,風風火火,印象里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跟人吵架,各個部門、各個層級。這讓年輕的我很是崇拜。當時不太明白的是一個人怎么會有這么旺盛的激情,每日里游走于瑣碎的人與事間,仍然樂在其中,斗志昂揚。

我的經理是個中年的臺灣人,淵博低調,每天一臉笑容,有禮有節地面對著各色人等,云淡風清又一身使命感,這許多年過去,想來還是讓人肅然起敬。對于我這種自以為讀過很多書,了解很多東西的人來說,人外有人這件事情一直只是個理論,我從來不認為哪個人會在任何方面都有很深的見識,直到那時遇見他老人家。此人淵博,遠非常人所及。

人與人,其實就是在相互影響與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在這兩位的支持與鼓勵之下,我發現,從一個門外漢到有點兒專業的職業人,距離也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遠。

其實我本來就是個對自己要求比較高的人,不過并不是因為什么所謂的成就感或者功名利祿的考慮,說的簡單一點,我只是很愛面子,不想被人嘲笑而已。所以,別人的有意無意的批評也好、表揚也好,我都一一記下來,然后慢慢的去調整。時至今日,仍然有當年我的經理常說的話會經常回響在我的耳邊,我也偶爾拿來跟我的同事分享,想來奇妙,原來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確實是會傳承而不輕易湮滅的。

那時常聽說“沒有事要我們來做什么?”,我現在會說“麻煩您,我們就是要解決問題的”;

那時常聽說“笑是最好的交流工具,像我這么難看,笑起來都不討厭”,我現在常常拿來照搬,一字不改;

那時常聽說“以平常心對待困難,我們就是惡水上的大橋”,我現在會說“我沒放棄,因為我不死心”;

那時常聽說“人有遠近,但事情沒有”,我現在常說“對事不對人,問題總有原則在那里。”


05

在那里的將近兩年的時間,幾乎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好像做了很多的事情,好像學了很多的東西,上司喜歡,同事喜歡,工作平靜而沒什么困難,生活簡單而沒什么變化。

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不知道也不關心。似乎人生就是這個樣子,天下再大,我之所及總歸有限。

一切,是不是都不會再發生變化了?現在的我,會去想這個問題,而當時的我,從來沒有想過。

不用腦去想事情,絕對是問題,什么時候都是。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未完,待續...

很高興認識你

[今日互動]第一份工作讓你印象最深的一點是什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