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崔律閱讀營·Day13-2.4 日志】
這是2019年5月5日“100天崔律閱讀營”之“2.4周末加餐課:
聊聊買書·讀書·拆書的那點事兒” 的學(xué)習(xí)日志。
作業(yè)片段:時間記錄與事件
片段:《奇特的一生》
?P87(DAY34)
?我們的記憶是靠什么?靠事件。我們的生活是拿事件來做標志的。它們仿佛是路標,路標之間卻是一片空白……比方說,自從我寫柳比歇夫的小說以來,最近這幾個月的時光都跑到哪兒去了?伏案寫作的時間本身并不多,這些日子都干什么了?我可是干事兒來著,一直忙得很,究竟忙些什么,卻記不起來。是瞎忙還是忙的正事——這90天該怎么總結(jié)呢?光這幾個月倒也罷了……
?以往,年輕的時候,每逢過年,我總是猛然想起,一年又過去了,我決心要做的,并且也向別人保證了的,又沒有做成——一部小說沒有寫完,諾沃戈羅奇納沒有去成,有些信沒有回復(fù),同誰沒有見成面,又是什么沒有做……拖啊拖,結(jié)果是拖無可拖了。
?如今我盡量不去回顧。隨遇而安吧,干了就算了。債務(wù)太多了。
?當然,我也不愿意承認我是破產(chǎn)了。最好不去想它。最聰明的辦法是對自己的生活別去思考。
——————————————————————————————————————
我的閱讀理解:
今天的閱讀理解分成三部分,時間記錄與實踐、從一段時間的回顧到一年的回顧、疑惑。
<?Ⅰ-時間記錄與實踐>
我們的記憶、我們的生活都是靠事件進行記錄的,而對于事件的記錄,其實就是時間記錄。
它的特點是,事件是一段時間的紀錄。
①用主要事件標記生活/記憶。
在我們的一生中,在我們的自己的生命歷程里,在我們的生活的一段時間里,我們都會用主要事件作為這段時間的記錄。
②小事兒/瑣事兒往往被忽略
小事兒、or生活瑣事往往是被我們所忽略的。我們不會把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時、每一刻都進行記錄,所以也就會忽略到一些小事和瑣事,當我們回顧的時候我們也就不會知道我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更沒有辦法對我們自己的時間花費進行分析和解讀。
<?Ⅱ-從一段時間的回顧到一年的回顧>
通常在年初的時候我們會對新的一年有所期許,甚至?xí)鲂碌囊荒甑挠媱?,但是往往在年尾回顧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這一年什么都沒有干。
【拓展】這是為什么呢?
①這就說明我們在年初制定計劃的時候只是制定了一個大的方向和目標,但是對于這個方向和目標,是沒有具體分解成小計劃和小目標的。更沒有落實到具體的時間階段、時間點,即把事情和時間相連接,結(jié)合在一起。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具體的行動步驟。
②我們沒有做定期的回顧。我們對于自己制定的計劃沒有定期回顧,也就不能夠及時的進行檢驗和監(jiān)督我們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但在這段時間即將結(jié)束時,即年底總結(jié)候,自然會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沒有做,年初的計劃落空了。
/結(jié)果/:
這樣周而復(fù)始的結(jié)果就是我們不愿意做回顧了,因為在做回顧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我的天哪!我有這么多的事情沒有做,這么多的債沒有還,無形當中的壓力自然就會增大,也會感到傷心,沒有成就感,最后造成心力的損失。
<?Ⅲ-疑惑>
「原文」:我也不愿意承認我是破產(chǎn)了。
「疑惑」:這里的破產(chǎn)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是指作者本身的資產(chǎn)破產(chǎn)?還是作者想把“時間計劃沒有執(zhí)行”比喻為“破產(chǎn)”了。
「原文」:而最聰明的辦法是對自己的生活別去思考。
「疑惑」:這里又是指什么呢?是在回避嗎?作者沒有從正面理解的角度來說,我們是要回顧我們的過去來檢驗我們過去做事的成效,而是作者這里用“最聰明的辦法是不去回顧”,是不是一種反向的發(fā)問呢?
2.我的課后實踐:
分類整理書柜,小說、散文、紀實類書籍、學(xué)習(xí)類書籍(主題閱讀)
3.我的疑問(周六答疑):無
4.任何想說的話:
>過了一個極度“奢侈”且“瘋狂”的五一假期,之所以稱之為“奢侈”,是因為可以有大把的時間“荒廢”(不記得都干了些神馬…);之所以稱之為“瘋狂”,是因為確實是各種玩+各種吃。
這個假期的'實踐'對于我來說再次證明,假期就是一個打破“習(xí)慣”的過程,沒有了每天的早課、沒有了每天的日志,雖然在5點還會自然醒,雖然出行帶著“書”,但還是在各種的打破“習(xí)慣”?!仡櫸业奈逡患倨谇鼗蕧u之行,用今天閱讀的選段,就是“一直忙得很,究竟忙些什么,卻記不起來?!?/p>
今天終于恢復(fù)了,心也平靜了很多,繼續(xù)吧~
5.【學(xué)霸題】分享我的買書·讀書·拆書小妙招:
>人群推薦:微課、朋友推薦的書,放到購物車內(nèi),集中購買;
>排行榜推薦:上新or持續(xù)高榜單,看評論于我是否有用,想看都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