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可以早一點懂得這些就好了。
有人問我,什么技能是你后悔沒有早點能擁有的。
答案毫無疑問是:提問。盡管一直都沒有這個習慣。
回顧學生時代,那時覺得向別人提問請教,是件很傻的事情,既會暴露自己無知的一面,又會給別人增添額外的負擔。
在現在發現這可真夠愚蠢的。
好的提問,其實是一件雙贏的事情。第一,為了提出一個好問題,我必須在查閱資料時有自己的思考,即使最終沒有得到解答,在這過程中,我的認知水平都可以得到提升;第二,在回答我的疑問時,回答者與生俱來表現的自我欲望可以得到滿足。
好的提問遠比好的答案更有力量。
這篇文章主要解決一個問題:如何向別人提問比較容易得到滿意的回答?
1
問自己
生活中的問題剪不斷理還亂,在向別人提問請教時,需要弄清楚,自己、別人和方式三個維度的問題。
從問自己開始。
確定自己想要問
在問別人之前,先要明確自己要問的究竟是什么?想要得到一個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還是只是單純的情緒發泄,尋求安慰。
問題是否足夠具體
模糊的問題,要想得到具體的答案,困難程度不是一般的大。比如:結婚時你會選一個愛你的人,還是一個你愛的人?
這些問題是沒有一個固定標準,如果你這么問,只不過是在逼別人在玩脫口秀。
嗯,我會選一個胸大的。
問題是否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答案
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遇到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問題,無論是生活還是技能上的問題,都可以在網上搜索得到答案。
明明只需要搜索一下就可以查的到答案,就不要再去麻煩別人,這是一種美德。
并且連最基本的搜索都不愿意,長期依賴別人,會讓自己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問別人
在經過上述的努力之后,自己還解決不了問題時,才去請教相應的專業人士。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獲得幫助的概率得到極大的提升,因為你做出了思考和努力,沒有人喜歡伸手黨。
當然,并不是說你做了上述的這些就一定會有人解答你的疑問,首先你得了解這個人:
背景
向人請教時,你得知道這個人的背景怎樣,是否能能力解決到自己的問題。
他愿不愿意幫助你
如果他愿意幫助你,你能提供他什么?市場經濟,講究的是等價交換,沒有人有義務幫助你。
問的方式
態度要禮貌,這是對于別人的一種尊重,如果這個人是專家或者老師,我們都會做到這點,但如果問的人是自己的朋友呢?是否還能做到尊重,可能就要打個折扣。
又或者用什么工具問會比較方便?是QQ,微信還是微博?他的在線時間會在什么時候呢?面談會不會更好?
……
要問有價值的問題,并且要讓對方容易回答。
小技巧
對別人保持好奇心
交流中要讓別人感到信服,除了能提出有質量的問題以外,聆聽時還要足夠的真誠。一個人是否真誠的向你提問,你是很容易感受的出來。
而真誠最簡單的方式是對別人保持好奇心。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事物的好奇心逐漸在下降,特別是熟悉的事物,越熟悉越提不起興趣。
每個人遇到你之前,都會有著屬于自己的故事:在寒風中街邊賣煎餅的阿姨,可能要獨自贍養幾個孩子;剛才那些脾氣暴躁的保安,可能自己年輕時遇到過原聲家庭的傷害;讀金錢斤斤計較的同學,可能他的家庭貧困,需要他來獨自償還學費……
這些故事,這些經歷,定義了你看見的那個人。
而當你可以想象這一切時,交流才會真正開始。
謙虛
做產品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叫:用戶需求。你得知道用戶內心真實渴望,這就要求著工作中要保持開放的態度。
奇怪的是我們常常預設立場,覺得自己懂得別人想要是什么:
半夜女朋友打電話說身體不舒服,她其實只是無聊,缺乏安全感,你卻一直叫她多喝水;
小孩生氣鬧情緒,他只不過是想要大人們多陪陪她一下,你卻總以為多買幾個玩具就可以彌補‘;
……
總結
你提出的問題,應該是你經過思考后的智慧結晶,并且在聆聽時要保持真誠的態度,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回答,真的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