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變化太快,從今天起要被迫按時上下班了。然而,其實坐班并沒什么具體事務。突然,很想念上一天休一天的日子。上班時忙忙碌碌,休的那一天,心情愉悅。其實吧,休那一天也是各種家務孩子忙活個不停。
今天突然要在辦公室里坐一天,不愛玩手機的我,昨天晚上就在包里放了兩本書,準備好好享受,清閑清靜的一天。
《精神明亮的人》這本書看了第二遍了,還是很喜歡。尤其是第一篇,第一次看到時,也是被福樓拜信中“按時看日出”這句話猝然的絆住了!一時浮想聯翩,不能自己。
它像一盆冷水潑醒了我,我想象了這個著名的作家每天按時看日出的場景,久久的沉浸其中。
當時,我下了個決心,我每天拍拍晨起的太陽,在微博里打個卡,見證一下每一天新鮮出爐的太陽。后來,疫情了、老大每日早讀早飯,讓我無暇出門,這件事就擱置下來了,心里一直念念不忘。
這次重讀這本書,也是要撿起這個計劃,每天五點天就亮了,我應該可以再早一點出門,等日出拍太陽,想想都讓人激動。是的,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
想想,小時候,我最喜歡夏天的早上早早起來,跑到空曠的戈壁灘上去看日出??偸瞧翚饽竦却仄骄€上出現的那一點點的紅,慢慢變成細細的紅線,慢慢變成金紅的小弧,慢慢變成金色的半圓,慢慢變大變亮,最后忽的跳出地平線,變成一個渾圓的大金球,然后,在某一個時刻,金光萬丈!
“迎接晨曦,不僅是感官愉悅,更是精神體驗;不僅是人對自然的閱讀,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生命的一輪撞擊。它意味著一場相遇,讓我們有機會和生命完成一次對視,有機會深情地打量自己,活得對個體更細膩、清新的感受。它意味著一次洗禮,一記被照耀和沐浴的儀式,賦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覺、新的閃念、啟示與發現……”
作者把我們慣常的懶惰提升為精神遺憾,他的這種精神境界的提純和升華,讓我仿若游歷了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看見了那些日常的司空見慣的景色,在作者的精神版圖上,變成了神奇的與眾不同的風光。
我也想起了我專程爬了一夜泰山,去看的泰山日出?;靵y、嘈雜、疲憊不堪,的確是“美則美,但就是感覺不對勁兒:有點失真,有人工痕跡,且謀劃太久,準備太充分,有‘主題先行’的味道,像租來的、買來的、機器復制的VCD……”
這么多年,我是一個喜愛清晨的人,尤其喜歡安安靜靜的小區,一點點鮮活起來。覺得抓住了清晨,就像是一段安靜美好的偷來的時光。我喜歡看日出,看不一樣的四季不一樣的日出或者天上的云。我一直早起,喜歡天剛亮就起來,活動活動,看看書,做早飯……總覺得什么都可以做,做什么都很開心。
從明天起,按時看日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