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聽了唐曉勇校長主講的《技術支持變革》這節課,使我茅塞頓開,唐校長精彩的的講解,解開了我們一直在信息技術面前躊躇不前的困惑。行動就有收獲,堅持才能改變。
一直以來我們其實對于新技術都是比較抗拒的,以前我們剛有電腦的時候,學校要求我們在公開課的時候都要用幻燈片,我們剛接觸新事物的時候還是比較積極的。學會幻燈片后,技術一直在發展,在唐校長的課程中也說了強調“技術決定變革”,但是我們大部分教師卻在原地踏步,現在我們都在用一體機了,但是很多老師卻不愿去學習,自然對于信息技術對于教學的好處和對于新時代教學的必要性也不了解。在唐校長的課堂中我們學到很多新知識。
(一)信息技術中思維導圖的學習,使我認識到,學習的過程可以這么清晰,在每一步教學中都可以在課件中體現,課程學習到最后又可以總結,使我們上的每節課過程都清晰體現在屏幕上,這樣也能使學生學習的思維體系更清晰。在使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也能體現課堂的多樣性和參與性,以及娛樂性和可能性。這些特性正是數字時代兒童與青少年的關鍵特征。所以孩子們喜歡這樣的課堂,喜歡與他們符合的課堂,我們作為教師如果不能給與學生這樣的課堂,孩子們怎么能愛上我們的課啊!我們教師的職責是教師育人,我們希望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最起碼在我們和學生接觸最長的上課時間段應該讓孩子愉快輕松的接受新知識。
(二)唐校長的這節課中也強調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的重要性,重視實踐的過程,學生在自己的探索實踐中學習和掌握知識。我們通過ppt、小視頻、網絡共享、以及網絡溝通,都可以解決課堂上的以及課堂下的出現的問題并解決它,這真是我們教師一直強調的“學生應該學會閱讀和自學,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新問題,而不是等著老師講、靠著老師講”,其實教師就是起一個引領者的作用,如果老師經常通過信息技術引用和制作各種小視頻,小課件。無形當中就是給孩子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們也會通過網絡和技術去學習去應用。這樣也給孩子們開拓了視野,遇到問題可以自己動手去解決而不是等明天老師講。而且通過唐校長講解互聯網時代的學習工具具有延伸性、可視性、、多感官、能體現普通課堂說沒有的真實情境,更能體現群體智慧。這些都是我以前我所沒有意識到的。也是我們大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的,所以今天的課真是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
我也要做一名有知識的現代教師,先從學會用好信息技術上好課開始,我堅信行動就有收獲,堅持才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