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張璐,今年30歲,研究生畢業后在天津的一家事業單位工作。我老公叫劉楓 ,在一家500強企業的技術部門工作。我們的女兒還不到兩歲。
我是家里的獨生女,爸媽都有穩定的工作,從小到大,我媽都把她眼里的好東西留給我享用 。
老公家在縣城,還有一個妹妹,公婆靠經營著一個文具店養活全家。
三年前,我和劉楓結婚時,雙方家長共同出錢給我們買了婚房。
生下女兒后,我媽和婆婆都流露出愿意幫我們帶孩子。所以 ,我和老公商量,本著親疏遠近一視同仁的原則,讓兩位媽媽輪流來幫我們帶女兒。
這樣,女兒和姥姥、奶奶都比較親近。兩位老人也不會因為帶孫女,過分勞累。
02
我媽和婆婆商量,倆人每半個月輪換一次,來我家帶女兒。相當于來我家上崗半個月,回去休息半個月。
第一個月,彼此都很客氣,一家人其樂融融。到第二個月,我就發現有一點點不對勁。
我媽心疼女兒和外孫女,來的時候,大包小包,恨不得把家搬過來。吃的、穿的、用的,只要她認為生活需要的,就會不辭辛苦帶來。
而婆婆和我媽的做法正好相反,她來的時候,是輕裝上陣,最多拿幾件自己的換洗衣服。等到走的時候,總是大包小包一堆東西。
用婆婆的話說,縣城的東西不如市里的好,她要帶一些回家用。
這我也能夠理解。只是婆婆一走,女兒的玩具和日常用品也會隨之減少。對于這些小玩意兒,我也不放在心上。
再后來,就連女兒整罐的奶粉也會憑空消失,我覺得就很不正常了。
我忍不住問婆婆把奶粉放到了哪里,婆婆才說小姑子的孩子要斷奶,她推薦給小姑子讓給孩子買同樣的奶粉。
要知道,我女兒的奶粉大部分都是我媽給買的,婆婆可真不客氣。
再后來,我的化妝品也會莫名失蹤。我問婆婆是怎么回事,婆婆也不隱瞞,說我的化妝品多得用不完,就給小姑子拿去了。
我對婆婆說:您偏心女兒,不能總用我的東西吧!小姑子喜不喜歡還兩說呢!
03
如果不是回婆家參加老公堂弟的婚禮,我還不知道婆婆的搬運能力有多強。
那天,我穿一件小香風外套,本想搭配一條珍珠項鏈,顯得比較端莊。
可翻了幾個抽屜也沒找到我的珍珠項鏈,我只好戴了一條黃金項鏈。
婚宴上,我和小姑子坐在一桌吃飯,竟然發現小姑子戴著一條珍珠項鏈。
我正想問小姑子從哪買的項鏈,小姑子卻搶先感謝我,謝謝我送她的珍珠項鏈,她很喜歡。
我根本就沒有說過送給小姑子這條項鏈,一定是婆婆所為。但當著眾親友的面,我只好尷尬地笑著說:喜歡就好!
回頭我對老公說,讓他轉告婆婆,以后不要隨便拿我的東西送人。
沒想到老公漫不經心地回答:不過是一條珍珠項鏈,別顯得那么小氣,人家劉楠(小姑子)都表示感謝了!
04
婆婆的行為,如果不及時叫停,我擔心還會有我意想不到的事發生。
既然老公不顧及我的感受,那我就有樣學樣,看看他是什么反應。
在我媽和婆婆交接完班,準備回家時,我當著老公的面,把他剛買的一副蘋果藍牙耳機,塞到我媽包里。說是老公孝敬我爸的,讓我爸遛彎的時候,聽評書用,比家里的有線耳機方便多了。
老公看看我,擠出一副笑臉說道:是,是,給爸用這個耳機聽,很方便!
過了幾天,老公買回來一雙耐克運動鞋。我一看42碼,和我爸的鞋碼正好一樣。
于是,我抽時間開車把鞋給我爸送去,讓我爸遛彎時穿, 輕便又舒適。
這么一來,老公就不淡定了。老公苦著臉問我:老婆,你明明知道我需要,還把我剛買的東西送人,咱這小日子還過不過啦?
“什么叫送人,女婿孝敬丈母爹沒錯啊,你別那么小氣!”我學著老公的口氣。
“老婆,我錯了,回頭我跟媽說,讓她以后不要隨便把家里的東西拿走了。咱有商有量好不好?”
“好呀,你也知道被人拿走心愛之物,不舒服吧!婆婆幫咱帶孩子,我從心里感激,但也不能總偷偷拿我的東西接濟小姑子。說好了啊,不允許!”
我不知道老公是怎么和婆婆說的,總之,從那次談話以后,家里的東西不再無端失蹤了。而我和老公作為哥嫂,每年也少不了給小姑子的孩子買禮物。
作為親人,互相關愛是應該的,但前提是要互相尊重,顧及彼此的感受!尤其是老人,有什么想法,應和子女明確講出來,切不可厚此薄彼,讓大家傷了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