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瓊瑤阿姨是愛情小說的品牌和翹楚,她的幾十部作品深深地影響了三代人,還會因為相信愛和真愛的永遠存在而淵源流傳后人。我是她的鐵粉,關于對其愛情小說的熱愛暫且不表,單說一下我個人對瓊瑤阿姨《剪不斷的鄉愁》這本書所表達的對“開放大陸探親”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點點理解,這是一本被冠以“游記”的書,但瓊瑤阿姨說:
這不是一篇“游記”。是我生命中一段“歷程”。在中國歷史上,應該為這樣大規模的“探親之旅”,記上一筆。這樣的旅程,像是一群候鳥的飛行。候鳥一年飛一次,而我們,經過了三十九年,才飛第一次。我只是一大群候鳥中的一只。我的把這趟飛行的經歷,細細寫下。其中,有我的“接觸”,也有我的“感觸”。“接觸”的不止是河山和大地,也有親人和友人。“探親之旅”總有一天,會變成歷史上一個“過去式”的名詞。但是,在我的生命里,這短短四十天,將是我永恒的記憶。
分離了幾十年,終于可心踏上故土找尋兒時的深情,這是那一代人的心中千千結,而瓊瑤阿姨是獨特的:
將近四十年的鄉愁,卻要用四十天來彌補。
她用四十天的行程,寫了一本《剪不斷的鄉愁》,這是一本優美的旅行散文,也是一本可以讓人安靜地坐下來閱讀的好書。文中描寫的景點靈動靈氣,即使現在二十多年過去了,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但讀來依然感覺美侖美奐。
“什么?你要去乘民航機?我告訴你,飛機里會有云飄進來!”“而且,飛機里沒有空調,他們會發給你一把扇子!”
對于八十年代的大陸來說,經濟上與香港臺灣相差甚遠,所以當年臺灣坊間才會有如此搞笑的傳聞,好在已今非昔比,我們已變成了經濟大國。
因為我們這次返大陸,不希望被官方接待,初霞就對我說,她有好友楊潔“女籃五號”在北京,可以安排我們的一變切。
以瓊瑤阿姨的知名度,她要回老家探親,作協政協都可以作為堅強的后盾,但她選擇了朋友,實踐已證明這是一名非常靠譜的朋友,所以此行她不僅收獲了朋友的友情,還收了“女籃五號”楊潔的兒子為干兒子。
更不可思議的——動物園的國寶熊貓——一只在午睡,怎樣也叫不醒。另一只在散步,兩只都有共同特征:十分臟
八十年代末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初期,經濟發展剛剛起步,許多設施還處于因陋就簡的狀態,人們的工作也還處于吃大鍋飯的狀態,所以熊貓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相信90年代到臺灣定居的"團團圓圓",以黑白分明的身姿將國寶的美展現在臺灣同胞的心中,同時也將大陸同胞的情義帶到了心中。
船長又殷勤地帶所我參觀全船,有觀景臺,有音樂室,有酒吧,有健身房……還有一間“麻將間”!中國人實在太絕了,走到吧兒都要打麻將!這條船也很妙,居然就準備了“麻將間”!當我們在參觀全船時,說起來都不信,那麻將間中的戰局已經開始了。我奔前奔后,艙內艙外地跑,來不及地要抓住每個剎那的景致,我就弄不懂,怎么有人坐在長江的船上去打麻將!
不管是不是像坊間所說的麻將也是一種"國粹",但在長江沿線的人們熱愛打麻將,今時今日仍然愛的不行不行的,尤其是四川人口中的喝茶,實則是打麻將,至于茶水那是解口渴用的。瓊瑤阿姨這樣的至情之人自然理解不了在旅行中不看美景而打麻將的怪咖行為。
“你知道,我這次來大陸前,心情非常矛盾。有緊張有興奮,有期盼也有害怕。我事先就知道,大陸的錦繡河山,一定不會讓我失望,河山是千載長存,不會變的。但是,大陸的人呢?人心是會變的。這些人是否會變得冷漠無情、貪心和頹廢呢?我真的很害怕。可是,我們這一路行來,我接觸的人,比我在臺灣三個月接觸的都多,我覺得,大陸的人雖然生活物質差,但是,并沒有變得冷漠,反而,往往是太熱情了!熱情得讓我有些無法招架!”
將一名游子的心情作了精簡的描述:祖國大陸暢開博大的胸懷擁抱臺胞,自會對臺胞熱情有加,而她更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作家,以歸家時的勝名,是一名榮歸故里的翹楚人物,更會得到世人擁戴的熱情,所以她很順暢地見到了家人,解了思親之愁。
“滑竿”一出現,陳主任和小何就力主我們都乘滑竿上山,因為,山實在太高,走起來太辛苦了。我和鑫濤、孫賚都同意了,節省體力,一樣可以欣賞風景,實在很美妙的事。一問價錢,一輛滑竿,索價八元人民幣,合臺幣六十四元,包括“上山”與“下山”,簡直太便宜了。陳主任和黃福揚還要“講價”,我們已經心生不忍。別人走上山已經夠累,他們要抬人上山多么辛苦,怎么好意思講價?所以,我們一疊連聲地說:“可以了!可以了!不要講價了!”
八元人民幣還稍帶包來回,在今天看來當年的物價那叫一個低呀。從中也看出了瓊瑤阿姨一行都非常善良的人,體恤生活的不易。
石林的峭壁上會開一種像蓮花一樣的花,因為開在石頭上,所以叫作石蓮!可是我卻從來也沒見到過!據說,石蓮是祥瑞之兆,看到石蓮的人,會得到幸運!”
瓊瑤阿姨看風景不走尋常路,夜訪石林幸運地看到了石蓮,看是似意外所得,實則是必然,她有一顆熱愛生活的恬靜之心,自然最美的風景會為她盡情綻放。
"“現在,我走的路,加上黃子林走的路,總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了吧!”真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我心存感動,默然無語。
瓊瑤阿姨因近鄉情更怯的心情初次探親沒有回湖南老家探祖父之墓,卻被湖南電視臺記者歐陽常林一路克服重重困難,讓同事黃子林加班加點錄了視頻,連夜上火車上站了兩天趕在瓊瑤阿姨回去前一晚送到昆明,以解瓊瑤阿姨思念至親之情。兩名記者為此事共行八千里,只因為她是瓊瑤阿姨。
中國人就是這樣的:無論重重留守處隔著山,隔著海,隔著歲月,中國人的血液里,總是綿綿不斷地流動著一條黃河,一條長江!
是啊,只要同為中國人,就什么也陰隔不了鄉情,因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