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經歷了幾次首頁被拒之后,我都好像有點不敢去投了。手指頭放在“首頁投稿”專題的位置,猶豫了半天,想了想還是算了。與其被拒再來一次桑心失意,倒不如轉投其它專題落個幸福滿滿。
說不定,“今日看點”會看上它,照樣上首頁呢。
有一個專題是:有些文章不一定是為上首頁而投稿。甚合朕意。
跟一個主編聊過,TA說,我們拒文,自有我們的道理。但并非說文章就是不好。倘若有的文后來竟獲了諾獎,我們還會自得地說:看,我還拒過他的文呢。滿滿的驕傲。
其實,每一篇文自有它的宿命。
拒稿,也是在檢驗作者內心是否真正強大。有多少人輸不起啊,沖鋒號還沒等吹響,早已當了逃兵了。
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會被他人的批評所左右。你只管努力,至于其它,交給命運好了。
02
我女兒中考時考得不是很理想,當然,所謂的不理想,是按照她自己設定的規劃來說,而并非指成績差。她認為可能要得滿分的語文其實遠沒有數學、英語考得高。考完語文后她跟我交流,我即斷定,作文肯定是一類了。說不準,弄個滿分作文也是完全可能的。孰知結果下來卻令我們父女大失所望。
我把結果歸罪于評判老師對她作文的不對路,沒辦法,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追回為什么。有時候,所謂的公平,只不過是我們的一廂情愿。
好在,我女兒內心較為強大,并沒有看出多少不高興的樣子。很快,她便扭轉了那個局面。但我知道,在重新反思之后,她進行了自我調整,并比以往更為努力。
更多時候,我們沒法要求別人如何如何,我們能做的,只是做好自己。
03
上周帶女兒去咨詢高考志愿填報的有關問題,我發現,在考試成績已定的情況下,究竟要上哪所大學著實充滿了變數。
報得好,低分高就。報得不好,高分低就。
就同一所大學來說,同一批入學的學生,即便是同一專業,高考的成績,最高分與最低分之間,也有相當大的差別。
也就是說,即便你考一個較高的分數,也不一定能上好的學校。
但反過來看,你若是想上一個好的學校,前提是,一定要考一個較高的分數。而且,分數越高越好。
如果分數不高,神仙也幫不了你。
這就是努力的意義。
04
很早的時候,我代表單位參加了一個市級政法系統的演講比賽。
當時,我已是志得滿滿。因為就本區遴選的結果看,我的成績始終排在第一位,遠遠高于和我同時要參加這個比賽的另外一個女生。這個女生,是本區另外一家政法單位的選手。
抽簽上場,輪番下來,舉牌亮分。結果,我敗得慘慘,前三未進。而這個女生,獲得第一。
我登時覺得異常尷尬。因為那時還年輕,還遠沒有修練到“受到表揚也不激動,遭到批評也不臉紅”的地步。
帶隊的政法委副書記晚上請吃飯,本不想去,但考慮輸事不能輸人,于是一幅表面蠻不在乎地參加。副書記敬酒,說:你是無冕之王。
去球!
后來我得知,她母親在市里當領導,沒等比賽,結局已定。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不公平,哪怕是丁點兒的破事,總會有人去爭個你高我低,你先我后。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這樣。但這并不是我們放棄的理由,因為,除去努力,你別無選擇。
喝一杯酒,告訴自己:
你只需努力,其他的,交給命運!